我曾读过一些书,但也并未读完一本。我曾到过一些路,但终究没有勇气走向尽头看个究竟。我曾遇到一些人,但他们最终都与我远去。
说来也奇怪,我似乎从来没有完成过什么事情,这些年,我活成了那只掰玉米的猴子。
设想,一个人,在一片汪洋般的玉米地里行走,他不能看到外面且没有地图,现在他要在天黑之前走出去,你认为他会认准一个方向走吗?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最好的方法,他也这么做了,但他可能承受不了单向的恐惧,一路的纵深感。
许多年前,我独自怀抱孤独看着别人恐惧的哲学书时,我曾兴叹,我周围的人为何不肯面对自己和宇宙,他们的内心和自我大都不算丰富吧。
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要终身进入一种事业了,但是人一旦做起实事来还真容易忘乎自我呢,后来我竟沉溺与一件件颇有成就感的事情中去,把那些奇怪的想法全都忘却了。再后来,其实没哪件是做好的,总是在中间时段料到末路场景,甚觉可怕——俨然最终就得那个样子嘛,我其他的路就不能走了——于是索性匆匆结束换换路子。
我有过许多奇妙的想法,实践不会超过一周便宣告被取代。中学时代,整理书桌(包括桌面、桌厢,及桌下)是我一大乐趣——不妨说是强迫之事,我一周至少一种新摆法,在我记忆里,应该没有重的。
如果某个东西一直在那里不变,大抵会如同跳蚤一样让我难受,因为我觉得我一步一步在走向一片深渊,道路越来越狭小,天色越来越灰暗,雾气越来越沉重。那就是单向的孤寂,进去深了就出不来了!
我怕一段时间从事一件事情,会失去对其他事物的洞察力,因此活得很局限。所以,我看书会几本同时看,一本没看完,就想阅读其它有意思的文章。所以,我做事情总是坚持不了,总觉得其他的事情也有意思,也想去尝试一下。这也算是,我对自己不能坚持所持有的开脱理由吧。
倘若看我的朋友,情况就自然不同了,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决定,并且会小有成就。李兄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就真的是好好学的,忍受了程序员的劳苦,一年下来就打到了亚洲赛。我甚至怀疑他们哪来的勇气面对那种恐惧。慢慢地我知道了,他们根本没有我的这种恐惧感,是我自己“丰富”的内心才有的。
内心的不安定,才是无法坚持的根本原因。总想着走便多样性的道路,却不曾用心走完一条。其实大家都知道,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择一必不能走第二条。只是这个理,我懂得有些晚。
有时我会想试试改变,把一件事坚持做下去也不会很难吧,利用一下心理阴影就是了。就把恐惧当风衣,抵御坚持的孤寂难捱。
我拿起身边的《鲁迅小说全集》,已经读了序言和四篇文章,每一个字都是看过的,都是细细品味的,不再像从前一样囫囵吞枣,而且还有强烈的欲望要读下去,应该也不会中途易辙或数本兼读了。
我决定就从它开始吧,借由它那沉重感,带我完成一件事。就把这件事叫做,同时只读一本书且读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