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祭

作者: 小波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17:41 被阅读47次

在北山文庄林家,几十年来是绝对不允许读《岳阳楼记》的。林立达知道这是为什么。

1962年一个薄雾微醺的夏日清晨,林立达的爷爷抄写完《岳阳楼记》,告诉奶奶他要去割麦子,然后带着一把镰刀、一捆绳子去了山脚下的麦田,在地头的一棵柿子树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十几年后,1978年,三爷爷家的一位大伯,抛下新婚一年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一脚踏入了北山的绝壁之下。那条山路,是他从小走到大的,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他在阳光明媚的三月,吟诵着“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

从此,文庄林家再也不允许读《岳阳楼记》;从此,林家把所剩不多的书籍烧的烧,扔的扔,开始一门心思种地、打工、做小买卖、当兵……

林立达是幸运的。林家虽说不再读书,可是靠着读书人的那股韧劲和认真诚实,林立达的几位叔伯都小有所成,最终慢慢都搬到了县城居住。林立达家也搬家了,而且她赶上了“生男生女都一样”和“教育改变命运”的大时代,使她可以读高中,上大学,最终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光宗耀祖,留在大城市工作。

林立达当然记得她上高中时第一次读《岳阳楼记》的感觉。心里很忐忑,也很激动。很想和同学分享她的家族有关《岳阳楼记》的故事,但又觉得不足为外人道。她守着这个小秘密,首先翻到了这篇课文。

这个小秘密也消失了,一副浩大的图画在林立达心中和眼前展开。这世上,原来有远比生活更宽广的天地,原来有远比天地更深邃的情怀。朝晖夕阴,薄暮冥冥,春和景明,浮光跃金。忧、喜,兴、衰,和自己都没有了关系,一切都在四季、风雨、山水、花草、宇宙之中了。林立达不知道呆在那里呆了多久,只觉得这篇文章充满了她的内心,又从内心蔓延开来,流溢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化作了她身体的一部分。

“难道这就是家族遗传?”林立达曾闪过这样的念头。可是她没有时间多想,毕竟,考试、分数、名次、父母的厚望都比这个要紧迫得多。况且几十年过去,谁知道爷爷和大伯为什么自杀,也许一切都是巧合呢?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不该迷信才对。林立达调侃自己。

就这样,林立达一路拼命学习、工作,最终留在了上海。30岁,还是独自一人生活,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吃得起最贵的面包,却买不起最便宜的厨房。林立达心里是有些心灰意懒的。有时候林立达想,也许这是体内的《岳阳楼记》在呼唤她?可是除了认真生活她又能做何选择呢?毕竟,从爷爷辈开始,到父辈,再到自己的同辈,都是认真努力生活的人,都在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

林立达不允许自己想《岳阳楼记》。生活中的林立达像大多数人一样,上班、回家、刷手机,上班、回家、刷手机……林立达明白,无论这一生是贫穷还是富贵,是得意还是失意,是一帆风顺还是坎坷困顿,绝大多数人的命运都是一样的,都会被湮没在时间的洪流之中。林立达常常望着对面的高楼疑惑:它存在多久了?还会存在多久?若干年后它消失的时候住过的人还存在吗?那时我又在哪里?……

林立达搞不清楚自己的颓废和疑惑从何而来,直到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大伯家的大哥自杀了!林立达不敢相信!是那个温文尔雅、温润如玉的大哥吗?是那个从小就懂得照顾弟弟妹妹的大哥吗?是那个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大哥吗?林立达浑身发抖,哭不出来。

她买了当天的票回家。回到老家时天已尽黑,还滴滴答答下着雨,远房的亲戚们已经有一大半回家了。大嫂和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守在灵前。林立达看着大哥的黑白照片,怎么也不愿意相信大哥真的不在了。

夜雨殷殷,多年前走入县城谋生的叔伯们难得聚在一起,说不完的话。林立达默默听着。大哥是在公园的长椅上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林立达仿佛看到性情温和的大哥等乘凉的人们全部从公园离开之后,从容地躺在长椅上迎接自己的死亡。大哥看着头上的明月,闻着公园里的花香,感受着夏日的微风,就这样睡着了。林立达看到40岁的大哥站在自己的“身体”旁,透过无边的黑暗平静地望向林立达。她感到一阵寒意笼罩着自己。

叔伯们谈论着自己在县城的生活,谈论着子女的现状,回忆着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回忆着他们的父辈,终于说到了林立达的爷爷。爷爷的死曾经让他成为一个禁忌,爸爸当时年龄太小,对爷爷的印象很模糊,所以很多事林立达是第一次听说。

原来爷爷也曾是一个诗酒放达的文人,原来爷爷也曾为乡邻管过“官司”,原来爷爷为了一家人填饱肚子也曾不顾读书人的脸面和别人争夺地里的野菜……林立达第一次感到距离从未谋面的爷爷这么近。她感觉挂在柿子树上的爷爷,身体一定很轻,轻得能够随着风跟着黄橙橙的麦子一起舞动,轻得似乎在伴着山间的鸟鸣声跳舞。

生命仿佛一个深渊,林立达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原来常常有跳下去的冲动。林立达感到一种深深的恐惧攫住了自己,身体开始不自觉地发抖。

爸爸突然拍拍林立达的肩膀小声说:别难过了,累了就回家去睡会儿吧。林立达点点头。爸爸接着说:要是在上海累了也回来吧。生活是自己的,不是给别人看的。你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侯难过、什么时候感到幸福,别人只能看到表面,你心里才是最清楚的。累了就回家,立达。

林立达终于泪流满面。为爷爷,为大伯,为大哥,为很多的人和事,也为她自己。

雨还在下。林立达告别了大哥,告别了大哥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冒着雨走进了无边的黑暗之中。她要回到她成长时住的屋子,躺在她小时候躺的床上,好好地睡一觉。

岳阳楼祭

相关文章

  • 岳阳楼祭

    在北山文庄林家,几十年来是绝对不允许读《岳阳楼记》的。林立达知道这是为什么。 1962年一个薄雾微醺的夏日清晨,林...

  • 七绝•凭栏其二

    七绝•凭栏其二 ——流墨行云 岳阳楼上风催雪, 浊酒凭栏祭四天。 心下有愁向空阔, 长烟送去...

  • 【浪淘沙】端午

    【浪淘沙】 端午感怀 菖剑艾蒿柔,角黍香稠。雄黄浊酒祭江洲。鼙鼓旌旗飞舞处,竞渡龙舟。欲上岳阳楼,天宇凝眸。玉箫吹...

  • 古时候的岳阳楼欣赏 2018-10-12

    岳阳楼,最早是李白写了一首诗,首次出现岳阳楼的名称,后来,范冲淹一篇《岳阳楼记》,使岳阳楼闻名天下。现在的岳阳楼想...

  • 关于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七)

    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开篇写范仲淹要写《岳阳楼记》这篇文章的起因。第二段交代了岳阳楼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岳阳楼...

  • 每日学一古诗词41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散文结构分析:《湘行二记》之岳阳楼记——汪曾祺

    《湘行二记》之岳阳楼湘行二记》之岳阳楼记 ——汪曾祺 主题: 开门见山写岳阳楼值得一看,着重介绍了岳阳楼的历史典故...

  • 【七绝】重读《岳阳楼记》有感

    【七绝】重读《岳阳楼记》有感 文/ 张罗 无须亲上岳阳楼, ...

  • 纳兰的岳阳楼图题诗

    纳兰的岳阳楼图 水调歌头·题岳阳楼图 落日与古水,终古岳阳楼。登临半是迁客,历历数题名。欲问遗踪何处,但见微波木叶...

  • 论语中级读本(八佾篇)(5)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〇祭,祭先祖也;祭神,祭外神也。祭先主于孝,祭神主于敬。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岳阳楼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ms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