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CE蝈蝈
《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完整的,要想深入了解还需实践。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要想把书本知识为己所用,读书只是第一步,不是最后一步。接下来还有如何将读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书本的知识和能力提升中间还隔着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实践,实践的过程就是把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力的过程。这也是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重点阐述的。
大岩俊之,Role Job 法人、研讨会培训指导。1971 年出生。2010 年正式独立创业之后,作为开发读书法、思维导图、各种记忆术等能力的讲师,每年阅读300本书以上,开展了更多的读书、讲座活动。2013年起,成为指导教学的讲师。
《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介绍了作者大岩俊之在创业期间如何将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行动中,他用大量书和实例讲解自己是如何做笔记、如何牢记书中的内容,以及如何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我把书中知识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如何有效率的读书?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有多少是有效率的呢?
第二部分是牢记读到的内容是有方法可循的。讲述了几个小方法供我们学习。
第三部分是如何把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付诸行动之前要做哪些准备?
一、如何有效率的读书?
阅读是为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带着目的,集中注意力,更容易找到相应的信息。
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中指出带着问题阅读,会更高效。这种技能的操作步骤是花5~10分钟弄清楚自己读书的目的,接着是花10~20分钟,浏览序言,目录,后记等内容, 从而了解书的主要内容。最后花5~10分钟确定问题,再决定深入阅读的目的。
可以说看完序言,目录,后记就相当于掌握了一本书的基本框架和结构。序言是一本书的高度浓缩版,涵盖了作者自我介绍,写作背景,书的结构分布情况等。
目录相当于是一本书的组织结构图,就好比一栋房子的骨架。后记不是所有书都会有。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读者把握书的概要,明白作者写书的经历,增进对作者的亲近感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制定阅读一本书的时间。有时间意识的阅读对内容理解度、注意力集中度和阅读速度均有相应的提高。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指出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只有4%。找到这4%,效率明显提高。
参考亚马逊书评,书评博客、书评电邮杂志,书店自家销售榜等,再到实体店确认购买。不借书,借的书回读受限,书常读常新。且会因此错过一些畅销书,等书店或者图书馆有书时,读书的兴致却没有了。在这个观点上,我建议读者可以买一些经得时间沉淀的书,毕竟畅销书也就活跃两三年,借阅筛选,而后买经典书。
大岩俊之还提到一个有趣的概念,争取多读,这儿多读不是指读一本书,而是指同时阅读几本书。多次阅读不同种类的书,不仅能转换思维,还会加强对书本的印象。
二、牢记读到的内容是有方法可循的
1、做笔记
做笔记的过程是一个整理知识和信息,加强记忆的过程。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提到制作读书笔记的方法。书的基本信息,书名,作者,日期等,接着是整理书的内容。
01、摘录重要的内容
有时候阅读一本书,感觉哪儿都是重点,都想摘录,这时候要学会最多控制在4~5处。摘录时记得写上页码。这儿个人推荐豆瓣读书功能,上面有记笔记功能,在读书笔记等这一块还是比较完善的。
02、摘要,分项罗列
优点在于能浓缩成短小精悍的精华。
03、自己的感想
记录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
2、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相当于把一本书的主要结构梳理成图形。大岩俊之分享了两个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其一是按顺序梳理总结一本书的章节、标题、小标题等。其二是按顺序整理书中个人感觉重要的部分。
3、反复阅读,带着情感阅读
反复次数越多,记忆越深刻。反复阅读可以是阅读整本书,也可以是阅读书中的重点内容。带着情感阅读,记忆深刻。
4、有意识的输出
输出在这儿有说出来或者写出来两种方式。说出来就是向别人讲述,这儿就要建立在读者深入了解一本书之后展开。也可以整理成文章或者故事的形式。输出的过程本身就是 一个记忆的过程。
5、其它
首字记录文字。脑洞大开,形象生动,联系记忆。便利贴记忆。
三、如何把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
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践,这也是我们读书的理由之一。很多人仅仅止步于阅读。大岩俊之说人是一种害怕失败,容易止步不前的生物。这就不难理解阅读后很少人付诸行动。设定符合实际的行动目标。想象达成目标的样子,把目标拆解成小目标,一个个攻破。
想怎么做,准备做到什么时候,达成目标后的心情。
……END……
点赞是最好的喜欢,关注是最大的支持。
我是蝈蝈,写写生活小故事,读后感,成长笔记。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欢迎来我的小屋做客,我们一起成长,用文字记录我们走过的岁月,留下的痕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