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学习书本知识重要,还是培养实践能力重要的话题,实质是正确处理学习书本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关系问题,这说明人们在处理知识和能力关系的问题上做的不够好,甚至一些人片面的认为学生的能力培养就是应试能力。
一、学习书本知识重要,还是提高实践能力重要,这是长期以来被学校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共听到三种答案:知识重要;能力重要;知识和能力都重要。第一种答案理由是,知识重要。没有知识,就不能考试得高分。第二种答案是,能力重要。仅有知识,没有能力是书呆子。第三种答案是,知识和能力都重要。没有知识不行,没有能力也不行,学习知识是前提,还要提高能力。
学习知识重要,还是提高能力重要的问题,不是简单地说谁重要,谁不重要问题,其实是如何正确处理重视书本知识学习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关系问题。知识和能力都重要观点看起来是有道理的,但是实际做起来往往是过分地强调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显得微乎其微。
什么叫知识?工具书上说:“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我们在这里特指学生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等。什么叫能力?“才能和办事的本领。”我们在这里就是指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如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化学知识应用能力等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还有如解题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体育竞技能力等。
二、怎样理解孩子对于课本知识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关系呢?看看下面的实例或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两者的关系:
塞德兹博士是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他曾经讲述儿子小塞德兹和朋友儿子格兰特尔有两孩子的在学习上的故事。
这两个孩子年龄相差无几。格兰特尔比小塞德兹大几岁在中学读书,小塞德兹因为年龄小中学没有录取,没有办法只好在家里自学。他俩学习的内容大致相同,学习的方法截然不同,学习的目标也不同。
格兰特尔在中学学习地理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课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塞德兹不是让儿子小塞德兹去读这些学科的知识,背熟一些地名和人名,而是让其在生活中边玩边学。塞德兹经常带小塞德兹到野外散步,解刨一朵野花,或者教给他有关昆虫的知识,或者让他观察地貌绘制地图。
有一次格兰特尔的地理考了满分,他高兴地把试卷拿给塞德兹父子看。格兰特尔的父亲得意的对塞德兹说,你不是说你儿子的地理也学得很好吗,让小塞德兹也来做做试题,检验一下他学到的知识。结果小塞德兹做题的成绩并不好,以为他没有像格兰特尔那样城田死记硬背书上的东西,而考试考得就是这些死东西。
有一次,他俩要去十几公里的镇上看马戏。这个镇他俩都没去过很陌生。小塞德兹带了一个地图册俩人就出发了。
格兰特尔说,我不会看地图。小塞德兹说,别逗了,你的地理总是考满分,怎么能不大会看地图?
当他俩遇到岔路时,小塞德兹发现格兰特尔真不会看地图。小塞德兹因为从小就学着绘制地图,对地理有着直接而感性的认识所以找起路来毫无问题。他俩一路边走边玩到达了目的地。
塞德兹博士讲述自己儿子的故事给我们以深刻启发。在我们每个家长都对知识和能力有过反复思考的基础上,应该有助于我们理解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帮助我们正确摆布教育孩子学习书本知识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既需要学习书本知识,又需要培养实践能力,这两者都不能少,缺一不可。格兰特尔在中学读书,过分地强调了书本知识的学习,基本知识掌握牢固,应试能力强,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弱。小塞德兹因为年龄小暂时没能入中学读书,在父亲的帮助下自学,经常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能力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学习应该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但不要过分强化书本知识学习。这种强化,有的老师甚至要求学生反复做练习题,把一些没有用的所谓的知识要求学生背下来。这样的学习方式和目标,无疑占据学生大量的实践时间和机会。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一所近千名的小学,每人一台手风琴。这是这所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两节课,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每个班级都达到了一定“程度”,能够齐奏一两个乐曲。在操场上演出齐奏,向家长和社会汇报演出。气势宏大,非常感人。引来许多家长和社会人员“啧、啧”称赞。
看了这个报道,手风琴是收学生钱买的,还是用学校经费买的,这些我们不去研究。不说校本课程是怎样产生的,也不说每周两节课时从哪来。只说全学校每个学生一台手风琴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的吗。肯定有学生不愿意学手风琴,可能愿意画画、声乐、足球等。既然是校本课程,就应该根据学生需要开发课程。全校学生都上手风琴课与全校学生都上语文、数学课有什么两样,虽然不是升学考试学科,但与升学教育没有什么异同。
三、正确处理好学习书本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关系,应该真正解决认识问题。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升学考试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人的发展的需要。学习和能力并重,这还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协调发展和健康发展的问题。反之,很容易造成孩子畸形发展。
真正处理好学习书本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关系,需要舍得时间培养实践能力。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学习。”毛泽东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无字之书就是指社会实践。有的家长和老师怕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和其他实践活动耽误时间影响学习,这个学习就是怕影响读书和做题。因此,在学校,把更多时间用来学习考试学科,在家庭,父母也给安排的满满的学习考试学科知识。
学习课本知识重要,不能为了考试过分强化课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每一个学生都给安排在教室,不允许走出教室,到操场活动,到社会调查研究,到大自然考察锻炼。学到的知识得不到应用,无疑是僵死的知识。有的教师有意识地加快教学进度,人为的加大教学、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使得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为了学习差生。有的老师利用学生休息时间补习升学考试学科的课程。教材中有的知识需要记忆,有的知识不一定需要记忆。有的老师过多的要求学生记忆,总觉得记忆的东西越多知识越多,应试能力越强,无意中占据了学生的活动和实践的时间,造成学生不能协调发展,甚至摧残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学生由于长时间看书写字视力低下、近视眼的度数不断变化,脊柱异常弯曲等。这些不良的做法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也偏离了真正意义上的书本知识学习的本意。
学习书本知识,也不能局限在讲、练和考。学习书本知识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和品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勤奋刻苦、勇于创新的精神。不要仅仅为了考试升学而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宽广的学习观,树立远大的学习理想,有为祖国建设做贡献而学习的决心。
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要局限在动动手,会操作考试规定的实验范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当然,培养孩子实践能力重要,也不能为了培养能力而忽视文化知识学习。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强化某种专业技能,过早的放弃基础知识学习而进入专业化学习,使孩子成为有技术而没有文化是“文盲”。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培养能力的误解,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是有风险的。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一切学习和实践都是打基础的教育,务必处理好学习书本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关系,这就是既要学好知识,又要培养能力。
要使学校真正处理好学习书本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改革升学考试办法,从政策上做出强有力的引导。现在,考试办法年年都在改革,也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如小学和初中的评价办法改革,初中升高中考试办法改革,全日制高考办法改革等等。由于改革的“轻描淡写”或过于慎重,使得学校不得不继续强化升学考试学科的学习、训练。初升高考试即使增加了一些体育、物理和化学的实验等实践性强的考试内容,增加的这些也是在进行应试教学和教育。就是说考什么重视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高考改革在考生心目感觉中主要是“两头”发力。一头是高职专招生改革。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去,即使是免试入学。另一头是部分的优质大学自主等招生,大部分学生想去又去不了。初升高和高等学校招生办法的改革明显获得改革“红利”的可能不是大多数考生。于是当我们看看通过改革的升学考试,老师们觉得还得强化书本知识的教学和学习,每年的改革只是在考试的题型上有些变化,有人称为就着考题搞改革。学校教育仍然在进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培养实践能力到底影不影响学生升重点高中、升重点大学?我们不得不反思是不是还要进行改革之改革。改革不能停留于口头,也不能停留于讨论和争论,更不能拿所谓的怕亏好学生说事。什么是真正的好学生需要转变评价观、质量观和学生观,通过改革导向出真正的好学生标准,导向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方向。
四、学习书本知识重要,还是提高实践能力,关键在于怎么教育。影响这两者的具体因素很多,从大的方面看,就是主客观两个方面。在这里我们着重从教育者方面对有利于孩子协调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企图起到引发讨论的作用。
许多家长往往把强化升学学科学习作为教育孩子的重中之重,把强化孩子的应试能力作为培养能力的唯一。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面对两大压力。一是升学的压力。二是将来就业的压力。这两者有着必然联系。我的家长说,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将来就业好单位就入不了职,连门槛都进不去。不管是企业还是公务员。他们把孩子的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孩子根本没有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把与考试有关的类型题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从知识、到答题技巧,以及考试心理,进行多次演练,成为能力训练。甚至十分重视个别学生的指导和辅导。
现在的考试也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如中考的物理、化学的实验考试。但这些本应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的学习却被学校改为集中应试操作。
其实,学习书本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两者被家长和一部分老师误解了。将这两者本应该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却给对立起来了。真正处理好学习书本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一定能够提高包括应试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