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
《宪问篇》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

《宪问篇》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

作者: 晚桑榆 | 来源:发表于2020-10-09 09:12 被阅读0次

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注释】

▲磬:磬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

▲荷蒉[hè kuì]:荷,背负肩担。蒉,古代用草编的筐子,一般用来盛土。荷蒉,东周列国时期隐士,当非真名,只是路人担荷蒉筐之物。

▲鄙哉:见识短浅。

▲硁硁[kēng kēng]:敲击石头的声音。形容意志坚定;固执。

▲深则厉,浅则揭[qì]: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意思是根据水的深浅,选择不同的渡水方式,水深就脱掉衣服游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用来比喻为人处世如同涉水,要知深浅,懂进退,懂得审时度势,不能“知其不可而为之”。(厉:由“裸”转音而来,解衣涉水。也注作“桥”,水深就找桥过去;揭:撩起衣服。)

▲果哉!末之难[nán]矣:像那样果断离开,避世不管,就没什么困难的了。

【译文】

孔子在卫国击磬,一位背着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是个有心事的人啊!”听了一会儿又说:“浅薄啊,硁硁的声音好像是说没有人理解自己啊!自己明白就行了吧。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脱掉衣服游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像那样果断离开,避世不管,就没有什么难处了。”

【学而思】

避世应是当时的主流思想,《论语》中多次记载劝人避世的言论,如《微子篇》18.1微子去之;18.2人曰:“子未可以去乎?”;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18.6长沮桀溺曰:“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18.8“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等等,本章的“深则厉,浅则揭”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这首诗的主旨是用涉水比喻处世,为人处世要懂得待机而动,知深浅识时务。荷蒉者引用《匏有苦叶》这首诗来劝说孔子,要知深浅,懂进退,审时度势,当止则止,洁身避世。孔子的主张是依义而行,故曰:“果哉!末之难矣。”

张居正《四书直解》:“夫涉水者,必视其水之深浅以为厉揭;则君子处世,当视其时之治乱以为进退。今斯人也,世不见知,犹栖栖然而不止,是深不知厉,浅不知揭矣,岂不鄙哉其径径乎?荷蒉之讥孔子如此,是不知圣人之心者矣。”

相关文章

  • 《论语》共修(二0七)子击磬于卫:孔子的难处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孔子的难处 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

  • 论语简读(七十五)

    14.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kuì)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kēng)硁乎...

  • 深则厉,浅则揭

    【原文】 14.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①,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②!莫己知...

  • 善读「论语」14.39:不遇有为方见道,深厉浅揭末之难

    「宪问篇第十四」39 【原文】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

  • 2022-06-04

    摘抄 【原文】 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

  • 早读论语41天

    【原文】14.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①,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②!莫己知也...

  • 怎样对人生充满热情和期待——《论语》学习374

    宪问篇第十四·四二(374)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

  • 橘子郡每天读《论语》第192天/共270天

    橘子郡每天读《论语》第192天/共270天 14.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 论语14.39

    14.39子击磬于卫①,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②,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

  • 论语14.39

    14.39子击磬于卫①,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②,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宪问篇》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ok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