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心第150天焦点中期班分享(2019.1.14)

有句话相信每个人都听说过: 这世界并不缺少美,而且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同理,我若说: 人与人之间不缺乏爱,而是缺乏感受爱的能力。你是否认同呢?
爱无能,就是不会表达爱,不能感受到爱的能力。
比如,一位同事说,她家孩子爱吃零食,每周回来都会买一堆零食带到学校。为此经常跟孩子发生争执,闹得很不愉快。她特别心烦。
我问同事:你恼火的原因是什么?
同事说,一是担心她吃零食上火,二是零食大多数没啥营养,吃多了,担心造成营养不良。
我听同事这么一说,感受到同事作为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你把自己的想法和担心告诉孩子了吗?她能感受到你的担心吗?”
“这个道理还用说?谁不知道啊!再说,我可没少说,让她少吃点零食。她就是不听。她会认为我唠叨。”
做父母的,我们都会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爱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接受到自己的想法。所以,不是我们没有给孩子爱,而是,对方没有感受到爱。

如何让身边的人感受到爱呢?
首先,要明确告诉对方你想到的,你想要对方怎么做。
比如,同事可以告诉孩子:妈妈担心你吃零食会造成营养不全面,希望你能多吃些正餐。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孩子,说出作为妈妈的担心,看看孩子的说法。往往我们的做法,是命令式的,家长式的,总是说“你不要怎样怎样”要求孩子,引起孩子的反抗和反感。
还有,表达爱和感受爱,关注对方非语言的表情,姿态和动作特别重要。
比如,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出其不意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达。
同事分享一件事,说到她家孩子返校的时候,虽然知道妈妈不喜欢吃零食,还是会把自己心爱的零食拿出来一些,放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同事沉浸在对孩子买零食的愤怒中,把孩子的这种行为,视为孩子降低愧疚的表现。当她重新读解孩子的行为时,突然感觉到这是孩子爱的表达。当她能感受到爱,瞬间就被爱充满,知道如何向孩子传递自己的爱了。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你不用告诉他应该如何应对,给孩子一个拥抱即可。
如果孩子考试成绩很差,千万不要说:“没关系,一次考好就行。”孩子需要的是,你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即可。
爱和被爱,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要学着表达自己的爱;同时,能感受到对方给于的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会更默契和通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