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写津梁
写作五诀: 理字诀的运用(1-2)

写作五诀: 理字诀的运用(1-2)

作者: 鹊惊枝 | 来源:发表于2019-06-09 11:18 被阅读15次

文无新论,不虚即空,读者是不会有任何印象的。如果说一篇成功的说明文,叙事文是要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形象、故事;一篇成功的说理文就是要能给人留下一个闻所未闻的新观点、新道理。最好能大胆立论,语出惊人,惊世骇俗。

凡历史上所有流传下来的名文,都有一个属于作者自己提出的观点和道理。就是说他都有自己的“专利”。如韩愈《师说》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居安思危”。因作者所见精辟而成流传千古的著名格言。

清末左宗棠未发迹前心高气傲得罪了人,面临死罪,大臣潘祖荫上书救人,文中有一句话:“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一句话救了左宗棠,且不胫而走传遍全国,历史也验证了他的观点。

当然你每写一篇文章,不可能总是发现新道理,那么在阐述一个旧原理时,也得有属于你的新角度、新说法,去满足读者,去解他们的思想之结。就是说你的文章只要讲出正确的新鲜的有启发性、指导性的道理,这就够了。

下面这篇短文,是一个普通作者所写,发表在一个地方小报上的,但是我读过之后就再也不能忘记: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我区农业低产落后的原因归之于“十年九旱”,即天旱,这是片面的、不正确的。我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地旱。

理由之一,我区干旱的本质不是降水少,而是降水与农作物生长需水不同步。我区年降水400至600毫米,基本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建区以来的五个粮食高产年,有四年降水在450毫米以下。这说明,我区常年降水量可以满足一年一茬和两年三茬农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干旱的本质不是降水少,而是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

理由之二,耕地蓄水保墒能力低下。我区耕地中蓄水保土功能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还不多,在156万亩水浇地中,真正保浇的仅占45%。坡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7.9%,水土流失严重。加之耕作粗放,耕层浅薄,相当一部分耕地活土层不足15厘米,其蓄水保墒性能极差,极易出现旱必减,旱必灾现象。

理由之三,土地土壤营养不足。据测定,全区耕地中有机质含量在0.6%以下,全氮含量在0.5%以下,速效磷含量在5PPm以下的耕地占60%左右。瘠薄的土地不仅难以有效地接纳天然降水,而且加大了蒸发量,土壤的自我调节功能十分微弱。据实测,我区土壤的无效蒸发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0%以上,远远超过地面径流的水分损失。

从上述理由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旱可以导致地旱,但在同等降水量的情况下,解决好地旱也可以减轻天旱。天旱,我们暂时还拿老天爷没办法。地旱,我们则可以通过科学的措施加以改变。这就是我们确立治旱兴农指导思想的基础。(《吕梁日报》1991年12月14日,作者:本报评论员)

作者在文中说出了一个常被人忽视的新观点,地里缺水,不要只怨天,要在土地治理上找原因。言之有理,耳目一新。就是说他在这样老的一个题目中还是讲出了属于他个人“专利”的新观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五诀: 理字诀的运用(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xv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