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作者查尔斯.杜希格曾提到一个理念:“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取代”。
也就是说,坏习惯不会被抹掉,但是可以用一个好习惯把它替代掉。
读《跑步治愈》,张教练讲到:习惯链条是有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三个关键点构成的,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习惯闭环。
第一步,给自己一个暗示。
当看到某样东西的时候,大脑中就产生了对某种奖赏的渴望,并且联想到能使自己获得奖赏的某个行为。
在这一步中,我倒是能做到去努力想象自己身上没有赘肉、线条紧实的画面,至于奖赏行为,那应该就是可以穿进适合自己尺码的任何喜欢的衣服。
第二步,触发一个惯常行为,即做出一个自己可见的举动。
能够形成惯常行为的话,其实就水到渠成了。像早上起床刷牙一样,一套流程下来,毫无压力。
所以,惯常行为的一套动作执行得越频繁,调用它的难度就越小。
第三步,奖赏。
完成行为之后获得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能让大脑辨别出是否要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需。
一般大脑会偏好那些令我们感觉好的回路。
由此,跑步的习惯链条的建立也遵循这三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跑步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也有三点注意事项,分别是:
1、无论自己做到哪一步,都要记得“爱和鼓励才更有效”,给自己奖赏的后面,不要加“但是”。
2、不要用物质和金钱奖励自己,那会影响我们从跑步本身获得的乐趣。
3、不要与他人比较。比起别人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在跑步过程中的快乐和收获,这样会进一步强化过程中的成就,会越来越轻松、自信。
心里对自己说的话:迈开腿很难,学理论做准备,消除恐惧,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