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漂泊的归属,是避风的港湾。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无论身在天涯或是海角,想起家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今天在读《亲密关系》时看到了两个负面的例子,整理到这里,以示提醒。
《爸爸去哪儿了2》里面,吴镇宇的儿子费曼和JOE在河边玩,费曼不小心掉进水中,所幸被跟随拍摄的工作人员给拉了起来。大家猜想费曼会不会哭闹着要回家,结果他只是笑笑,并没有要回家的意思。
当吴镇宇知道后非常生气地说:“我就知道是这样,那就让他掉吧。”
嘴里虽然这样说,可他还是忍不住去找儿子。当看到费曼后的第一句就是:“你为什么会掉下去?”费曼抬头看看爸爸,没有争辩,一旁的JOE着急解释说是因为船不稳。
吴镇宇对儿子更加生气:“那你就继续上船玩啊。”说着扛起了儿子,边走还恼怒地说:“为什么受伤了不回家?还在那边晃来晃去?”
事后,在接受采访时吴镇宇说,他生气并不是因为孩子贪玩掉到河里了,而是他弄不明白孩子在外面受了伤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回家告诉父母呢?他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我们也在思考,受了伤的费曼肯定非常难过,特别需要爸爸的安慰,可他为什么不愿意回家呢?
很多父母也觉得诧异,他们那么疼爱孩子,可是孩子在外面出了事情,父母却是最后知道的人。
今年3月份,刚研究生毕业的罗正宇因为还不起五万元的网贷自杀了,他的家人始终想不明白,五万元怎么就会让孩子放弃生命选择死亡呢?
现实是美好的,真相往往是残酷的。
父母对孩子的好,是埋怨、斥责、暴怒、甚至殴打,并且这些都有一个华丽的外衣,那就是“我是为了你好……”。
吴镇宇斥责儿子,是因为他觉得儿子是个男子汉,不能娇惯。那么,费曼的心里会怎样想呢?
他不愿意回家也许是他知道,即使回家了爸爸非但不会安慰他,还可能会将自己训斥一顿。孩子在遇到事情后内心会去权衡,告诉父母,又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告诉他们?
罗正宇的家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将期望压在了孩子身上,让他有伤痛也不敢对家人说,他怕伤了家人的心,五万元的贷款终于成了压倒罗正宇的救命稻草 。
读完这些,我内心一阵心疼和惋惜。心疼费曼刚刚受过惊吓,却依然要面对来自爸爸的苛责;惋惜罗正宇在大好的年华里,背负着家人沉重的期待而陨落……
痛定思痛过后,我们又应该怎样去面对孩子的失误?又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让孩子背负那么多的压力?
当孩子出现失误时,希望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去看到孩子内心的恐惧和不安,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妈妈理解你,你不要担心,妈妈会陪着你一起面对。
我们必须了解一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使命。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我们的梦想需要自己去完成,孩子的人生也需要他们自己去选择。千万不要把自己没能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孩子,那是我们的事情,与孩子无关。
当孩子需要的时候,希望我们可以无条件的理解,支持,成为孩子的力量后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