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丁丁与昨日世界》(十四):五味杂陈的回归~《金钳螃蟹贩毒
- 《永远的丁丁与昨日世界》(十):《丁丁历险记》创作历程~丁丁与中
- 《永远的丁丁之去日留痕》(一):听说那年他来过~尼泊尔丁丁寻踪
- 《永远的丁丁与昨日世界》(三):日益尴尬的旅行~《丁丁在刚果》
- 《永远的丁丁与昨日世界》(二十三):Space Odyssey:
- 《永远的丁丁与昨日世界》(二十六):为友谊,翻越世界之巅~《丁丁
- 《永远的丁丁与昨日世界》(五):《丁丁历险记》创作历程~人物的灵
- 《永远的丁丁与昨日世界》(四):童军精神与资本主义~《丁丁在美洲
- 《永远的丁丁与昨日世界》(十二):战云下的密谋~《黑岛》
- 《永远的丁丁与昨日世界》(十八):《丁丁历险记》创作历程~至暗时
■
这张照片赫赫有名:图中的丁丁带着铺盖和背囊,鞋底破了一个大洞,而后面的白雪也累得直吐舌头,但这似乎不影响丁丁的心情,他满面含笑,大步前进,道旁的路标指着布鲁塞尔!图中的文字写道:“丁丁和白雪回来了!”
这是布鲁塞尔《晚报》的增刊《青年晚报》创刊号的封面,一份《晚报》恰如其分地在丁丁的挎包中露了出来。《晚报》是布鲁塞尔陷落之后,落入纳粹手中的一份报纸。此时是1940年10月17日,比利时已经向纳粹德国投降。在这之前的抵抗中,埃尔热作为爱国者应征入伍。他随着败退的比利时军队撤到了法国。而后,应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的号召,他赶回布鲁塞尔,继续他的工作。关于埃尔热这段历史,我们会在后文介绍。
埃尔热在参军之前,已经开始创作《黑金之国》。这个故事本来是《黑岛》的继续,描写德国人米勒博士逃离苏格兰之后,前往中东,继续破坏英国的石油供应。即便是在从军的途中,埃尔热也不断地将自己完成的画稿寄回《二十世纪报》,让报纸的连载得以继续。但随着布鲁塞尔的陷落,《二十世纪报》被迫停刊。故事无法继续下去了,再说这样一个以德国人为反派的故事,也无法通过纳粹的审查。于是,他只能另起炉灶。
(军旅途中,埃尔热寄给《小二十世纪》读者的信,承诺无论发生什么,丁丁的故事都将继续下去!而他确实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此时,纳粹把他们在德国的审查制度以高效率移植到了比利时。《黑岛》讽刺德国人,禁!《丁丁在美洲》,我们不喜欢美国人,禁!不过,查禁书籍也是需要学问和知识的。到当时为止,对德国抨击最强烈的一集丁丁故事,是最新出版的《奥托卡王的权杖》。但是这本书却奇迹般地躲过了查禁。这说明负责审查的纳粹分子其实根本没有认真读过丁丁,只是根据感觉乱禁。可见,不读《丁丁历险记》,确实容易误事啊!后来,盖世太保终于读到了《奥托卡王的权杖》,并且上门来威胁埃尔热。这事我们在上一章中提到过。最终事情不了了之。
■
但是在这样的高压审查之下,丁丁再想像以前一样随意表达对邪恶势力的抨击,或者随意影射现实的话,也已经不可能了。至此,埃尔热选择了妥协。他没有断更丁丁的故事,但是选择了重新换过东家,投靠《晚报》来继续画作。而故事也从《黑金之国》转变为了缉毒题材的《金钳螃蟹贩毒集团》。
本集再次呈现了丁丁的家。同著名侦探福尔摩斯的房东哈德森太太一样,丁丁也有一位中年妇女房东:芬奇太太。哈德森太太一样,她也不得不承担把房子租给探险人士的后果。这不,她刚见证了一起绑架案。后来我们知道,这是在丁丁和杜邦兄弟开始对有金钳螃蟹图案的罐头开始怀疑的时候,贩毒集团出手绑架了来报信的日本大阪警察。
靠着一小片写有“卡拉勃特杨”的纸片,丁丁找到了这艘同名的船只。而在船上,他也见到了故人:阿兰。看起来,这位老兄还一如既往地从事着自己热爱的贩毒生意。只不过,这次他加入的团伙好像是独立的,没有在他的老领导拉斯泰波波罗斯手下工作。
阿兰是船上的大副,但却能一手遮天,控制了整艘船来运送毒品。这要归功于这艘船上的醉鬼船长:阿奇波尔德.阿道克。在战火纷飞的年月,埃尔热给丁丁带来了一位伟大的朋友。同其他的人物如杜帮兄弟、张仲仁或者卡斯塔菲果不同,船长不是断续出现的人物,也不是历险途中同丁丁互动的配角。从此以后,船长将同丁丁一起共同面对每一次冒险的历程,分享胜利的喜悦。在探索红色拉克姆的宝藏之后,丁丁干脆搬到了船长的马林斯派克别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探险二人组!
(不过在本集中,船长 还是以问题人物的形象出现的)在协助船长一起逃离卡拉勃特杨号之后,他们航渡地中海,来到了北非摩洛哥的“倍格赫”港口。倍格赫是埃尔热杜撰的摩洛哥港口,原型应该是摩洛哥最大也是最出名的城市:卡萨布兰卡。丁丁在这里发现了隐藏于酒桶后面的地道。其间通往当地的大富豪:奥曼.本.萨拉特的地窖。这个家伙正是当地贩毒组织的幕后黑手。
本.萨拉特被抓了个现行。这个团伙远不如拉斯泰波波罗斯在《法老的雪茄》中组织的那么严密,也没有跨大洲的腐败官员帮助掩护。于是在丁丁和船长的侦破下,该组织土崩瓦解。阿兰被丁丁生擒交给了当地警方。但是他和丁丁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最后的桥段是船长应“海员戒酒协会”之邀发表戒酒演说。船长从此与该协会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把船长放在故事的结尾也预示着他和丁丁的友谊才是刚刚开始!
(战乱后归来的丁丁给民众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白雪也成了明星,有粉丝给它寄来了礼物)■
在今天的埃尔热纪念馆外墙上的纪念画,就是丁丁在本集中去码头寻找“卡拉勃特杨”号的场景。埃尔热亲口承认,在所有的丁丁故事中,他本人最钟意的有两集:《红色拉克姆的宝藏》和《金钳螃蟹贩毒集团》。所以这张巨幅图片用在纪念埃尔热的场馆上,实在是恰如其分。
除了应付审查以外,本集故事之所以选择在欧洲以外,也是埃尔热在潜意识里让丁丁远离欧洲战事的缘故。而埃尔热似乎相当喜欢中东和沙漠题材。之前的《法老的雪茄》就不用说了,后面的《黑金之国》、《红海鲨鱼》,故事都是在中东展开。仓促之下,既然要丁丁离开欧洲,中东似乎就成了当然之选。
(埃尔热在中东没有像张充仁一样的朋友,没人帮他订正阿拉伯文。丁丁系列中的阿拉伯语都是只具其形,说白了就是描画字符,没有真实的意义。)《金钳螃蟹贩毒集团》还处于丁丁系列的一个重大改革时刻。战时,物资奇缺,连印刷的纸张都发生了短缺。此时,无论是丁丁连载的《青年晚报》,还是负责出版单行本的卡斯塔曼出版社,都要因应纸张的供应紧张,做出自己的调整。《晚报》的做法是压缩版面,取消增刊,改为每天日更两条狭长的横幅式连载。对此,埃尔热的应对是调整故事的节奏,加多故事高潮,以适应读者每日阅读的习惯。
而卡斯塔曼的做法,是削减画册的页数,从此以后,每册故事固定在了64页,除去封面,故事内容为62页。这个成例自此再未改变过,一直延续至今。埃尔热之前的创作,长度并无一定之规,说白了,故事有多长,页数就有多少。而今,形势比人强,他也要控制自己的节奏,保证填满而又不超过62页!既要能日更,适应小条幅的画框,又要让故事正好是62页讲完。这无疑是在钢丝上跳舞,需要极高的技巧。他的应对,简单粗暴却又别出心裁。比如这集金钳螃蟹的故事,都画完了之后,和62页的要求还差整整十页。怎么办?埃尔热干脆放大画幅,将单幅画扩大为整页。于是本集中我们有了很多页如下图这般大幅的画面。
而本集也是最后一本以黑白版出版的画册。从下一集《神秘的流星》开始,卡斯塔曼将全部开始发行彩版。
本集的故事本身并无太出彩之处,更像是《法老的雪茄》的姊妹篇。但本集在整个丁丁系列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的。它是阿道克船长第一次出场的一集;是64页单行本奠基的一集;是首次被拍摄成电影的一集;更是最新系列丁丁电影中首次亮相的一集。
(这是战后于1946年拍摄的定格动画《金钳螃蟹贩毒集团》剧照) (埃尔热很重视这部电影,专门为之画了宣传画:丁丁和船长为电影执镜。) (2011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独角兽号的秘密》)这部电影其实是多部丁丁故事的合辑,其中也包括了《金钳螃蟹贩毒集团》。片中多个场景都是本集故事的北非情节为背景的。
战乱并没有减弱人们对丁丁的追捧和热爱。反而,由于《晚报》的发行量比原来的《二十世纪报》大得多,丁丁的受众面扩大了。可以说自这一集起,丁丁的故事将更加关注于人物的塑造和探险本身的构思,其政治和现实背景被淡化了。这反而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更加精彩!
■
上一章中,我们介绍了卡斯塔菲果,本集要隆重推出的人物是:阿奇波尔德.阿道克船长!
船长登场以后,所有丁丁不能做的事情,船长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去做。丁丁是故事的智慧担当,除了《破损的耳朵》里面的行刑之前的痛饮和本集中被酒窖里的酒气熏醉以外,丁丁从不喝醉。但是船长正相反,作为海员戒酒协会的名誉顾问,船长几乎每集必醉。
丁丁是一位有教养的年轻记者,说话彬彬有礼。而船长作为一位资深海员,语言极为丰富。特别是骂人的话,可谓是层出不穷,是丁丁系列中当之无愧的吵架王!据埃尔热本人回忆,在30年代,英、法、德、意四国刚刚签署了“四国协定”。埃尔热在街头遇到一名卖菜的妇女同顾客吵架,双方唇枪舌剑不相上下。突然,卖菜大姐爆出一句:“你这个四国协定的婊子!” 此句语锋之清奇犀利,立时形成绝对压制,对方不支,败下阵来。这个场景给埃尔热留下深刻的印象。(看来埃尔热和我们吃瓜群众有着同样的街头看吵架的爱好。)他据此为船长设计出了多个有着海员风格的“口头语”,其杀伤力堪称语言界一绝。各国丁丁迷对船长的词汇有多个版本的总结,我们在今后的章节中会另作介绍。
(图中是《红海鲨鱼》中的场景:“吸血鬼”、“野人!”、“混蛋!”) (埃尔热列出的船长备选名字的手稿)在大部分故事中,对船长只用其姓“阿道克”,他的全名,直到丁丁系列的最后一集《丁丁和流浪汉》中才出现。而在1979年,一位丁丁的读者在1913年出具的,一艘利物浦船籍的“奥林匹克号”的航运许可证上面,发现了该船船长的名字:“H.J. 阿道克”。这个惊人的发现坐实了这个名字确实符合英国国籍和水手的身份!
(埃尔热和他的助手分别给他们塑造的人物赋予了英伦风!)关于船长的名字,还有一件趣事:在所有的语言版本中,船长的名字都是阿道克,但是在南非语版本中,他被译作“沙丁鱼船长”!不知道这个神奇的翻译来自什么灵感!
■
本集虽说淡化了政治背景,但是并没有放弃写实风格。故事发生的场景,明显是在中东和北非地区。而最后的破获贩毒团伙的地点,其实是在摩洛哥。提起摩洛哥这个国家,读者或许有些陌生。但是说起它的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奥斯卡奖电影《北非谍影》让这座城市不但闻名遐迩,而且被赋予了一种浪漫色彩。
在丁丁来到这里的时候,统治摩洛哥的,应该是法国维希政府。在《金钳螃蟹贩毒集团》出版前的1940年6月,法国就已经投降。法国北部约60%的国土被德国占领。法国政府前往南部维希,成立了所谓“自由区”的维希傀儡政权。而这个政府还控制着包括摩洛哥在内的前殖民地地区。
(维希法国军队统治着北非)因为维希政府的身份模糊,名义上是独立国家,但实质上受到德国控制。而在天高皇帝远的殖民地,纳粹德国鞭长莫及,当地大量的法国官兵并不认同维希政府和德国的占领。于是像《北非谍影》中所表现的一样,卡萨布兰卡这样的地方就成了抵抗运动、维希政府、英美势力和德国势力交锋的前沿。
维希政府在北非的统治只维持到1942年。本来,在北非的法军有20万之众,飞机500余架,还有一只大舰队巡弋在地中海。这些武装名义上受德军的指挥。但是法军中没人愿意受德国人驱使,而且关山阻隔,德国人对他们的控制也很无力,这些军队一直在消极避战。到了42年11月,英美特混舰队携十万大军直扑北非而来。法军总司令达尔朗上将下令放弃抵抗。联军兵不血刃解放北非。德国“总督”盖诺无枪无兵,也只能降旗投降。希特勒听闻,大为震怒,认为维希政府阳奉阴违,暗地勾连英美。于是干脆挥兵南下,占领法国全境,维希政府由此垮台。
对于维希政府同德国人“合作”的选择,后世多不理解。同样,对于埃尔热返回布鲁塞尔,在德国人的统治下继续作画的选择,也多为人所诟病。然而,历史人物并非非黑即白,这是由于他们囿于眼光所能及,不能无远弗届地了解大历史的趋势。所以很难选择所谓“正确”或者“进步”的一边。对于维希法国和埃尔热来讲都是这样。
本章到此结束,欢迎大家关注、打赏、转发!
下一篇:《神秘的流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