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认知偏差,和别人产生误会。比如:
1)岳父想帮你,你却觉得他想捞你的钱
一个不太富裕的小伙子要结婚了,他跟女朋友商量能不能一切从简,金首饰这些可不可以不要了,女朋友坚决不同意,说这是礼节,必须要的。
岳父就更不同意了,不光让买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还要了8万彩礼。
小伙子东拼西借,才凑齐。婚礼当天,岳父按例给了他一个红包,他心里始终憋了一股气,一摸红包这么薄,就更气不打一处来,婚礼一结束,他就当着朋友们的面,把红包撕了。
朋友劝他:既然婚都结了,你这又是何必呢?不如捡起来看看到底给了多少钱。他在朋友的劝说下捡起来打开一看,你猜怎么着?那个红包是一个存折,上面写着存款18万。
事实上,这个岳父并不是想从女儿的婚姻中捞一笔,反而想帮他们。但他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觉得在婚礼上给女婿红包,女婿会理解他;而这个小伙子呢,也是从自己的推断出发,觉得贪图自己的钱。
2)自以为有答案,别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觉得是罪证
之前看过一个笑话,让我感触很深:
男人白天工作,下班接完孩子回到家立刻上网玩游戏。
老婆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生气骂道:玩玩玩!天天玩!你tmd什么时候才会发现,孩子不是你亲生的!
男人一听大发雷霆:尼玛!早就怀疑很久了,你终于敢承认了哈!
老婆:我怎么就不敢承认!你去客厅看看,你从幼儿园接回來的,是你儿子吗?
因为这个男人本来心里就对儿子是不是亲生的有疑惑,所以只要有一点相关的言语,他就很自然的去证实自己的猜测。
3)遇到一个讨厌的人,就讨厌某一类人
忘记在哪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生,过马路的时候,经常遇到志愿者大妈咋咋呼呼的催大家快点,态度很霸道无理,让人讨厌。有一次大中午,路上人很少,他又在人行道边等绿灯,大妈咋咋呼呼的喊他:小伙子!小伙子!
他觉得很烦,不想理她,就装作没听见。
大妈走过来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想啥呢,我喊这么大声你都听不见。这一段路啊,红绿灯时间长,那边有伞,你过去站着等,太阳这么大。
男生见多了志愿者大妈们令人讨厌的样子,所以他理所当然的觉得这个大妈叫他准没好事。
还有每次我试图把我知道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总有人说:毒鸡汤,垃圾,谁信谁傻逼,其实他可能根本就没看我写了什么。
这说明,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去相信自己的推理。
在《暗时间》这本书中说,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总有一个平凡的解释,和一个疯狂的解释。但我们总会因为自己的偏见,无法看到另一种可能。
所以,不光在解数学题的时候,需要另一种解法。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也需要多想想还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大多是一件事,大家都从自己的判断出发造成的。
不光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工作和自我提高上,多想想另一种可能,多开阔视野,与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交谈,也可以减少自己的思维盲区,少走弯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