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教材的搬运工,到“母语课程”的开发者……
原创 李竹平 大夏书系 今天
写在前面
在全国共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背景下,一个新的课题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我们该如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虽然统编版教材是课程改革进一步探索和深化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价值引领性,但有两个问题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给出答案。
第一个问题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材仅仅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如果教师只是按“教材”的思路教语文,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第二个问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创造性地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思考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我回想起自己这些年来在语文教学上的探索和实践,觉得自己所经历的三个成长阶段,正好可以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答案。
李竹平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多家刊物封面人物、签约作者和专栏作者。在近30种报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300多篇。
01
基于一本语文书的教学探索
现在回想起来,参加工作的前十年,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更没有意识到我是一名应该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的教育者,我只是每天按照教学参考书上的建议在课堂上做一下搬运工的事情而已。
觉醒来自偶然。那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在一个大礼堂里,被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的课震撼,如醍醐灌顶,如发现新世界 —— 语文教学原来不是自己以前看到的和自己一直实践的样子!语文书不是一本普通的书!
一本薄薄的语文书里到底有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多个角度去寻求,然后将它们综合起来,才能窥见其本真的面貌。
第一,一本薄薄的语文书承载了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一个学期语文教育的目标主要蕴含于一本语文书之中,蕴含于书中的一个个单元、一篇篇课文、一道道思考题里。
第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要用心去发现一本薄薄的语文书,何以与他们的成长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成为他们的需要,而非被强加的任务。
教师要将单元主题、课文内容、任务目标等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言语思维发展需要等结合起来研究,找到它们的连接点,让语文书真正鲜活起来。
第三,作为教师,如何解读语文书,如何解读一个个文本,如何设计学习内容和活动,才算是心中有标准,目中有学生,课中有“语文”,要做到了然于胸。
下足了文本解读的功夫,才能明晰一篇篇课文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否则就会盲目地使用教材,徒然浪费学生和教师的时间与生命。
照搬名师大家的教学设计或课堂是没有用的,摹形容易得神难,这是我很快就悟出的道理。
所以,我开始了文本解读的自我锤炼。
首先,我从单篇的课文入手,进行文本解读的练习,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文本的特点,再从语言文字运用学习的角度联系课标提炼文本的本体性学习价值,然后思考它们与学生言语发展、心灵发展的需要有怎样的关系,最后做出取舍,设计课堂学习活动。
这样一来,一篇篇课文的教和学再也不像以往一样千篇一律了,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和分享都是独一无二的,每节语文课都是新鲜的、值得师生共同期待的。
有了单篇解读作为基础,我又尝试进行单元整体解读、同题材不同文本的对比解读等。这样,我对文本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了,课堂学习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了。
在文本解读上有了几年的实践探索,我的文本解读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课堂也越来越吸引学生。
02
语文不仅仅是一本语文书
我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老师是不允许读课外书的 —— 那时候的农村,也没什么课外书可读。
等到自己当了多年语文老师之后才发现,不读课外书,哪怕将一本本语文书都烂熟于心,学生除了会考试,对于自己所身处的世界,基本上还是“睁眼瞎”。
没有课外阅读生活之语文,一定是视野狭隘、思维僵化、了无生趣的语文。甚至,因为阅读囿于一本语文书,孩子们极有可能成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之人”。
当学校有了互联网,了解了更多外面的世界,也订阅了更多刊物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囿于一本语文书的语文学习是可怕的。我开始了突破语文书的语文教学探索,但将这一理解贯彻于行动之中,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
起初,不过是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诸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类的读物,高年级也就局限于“四大名著”的推荐而已,因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也没有亲自读过更多能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
我先自己补课。我一边学习有关课外阅读指导的文章,努力获得免费参加相关研讨活动的机会,一边大量阅读各类儿童书籍,用心选择认为合适的整本书。
终于,我启动了班级共读活动,精心选择共读书籍,认真设计共读方案,细致组织班级共读。这一尝试很快收到了回报,以前不知课外阅读为何物的孩子们发现了阅读的巨大乐趣,不再满足于共读的节奏,纷纷走进了小镇的书店……
从整本书阅读开始,我的语文课程悄然发生着变化,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让孩子们喜爱了。
以故事分享为主要方式的听读课慢慢成熟起来,孩子们在听读课上学习故事构建的策略,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升,发展了批判性思维。
突破语文书的探索并不仅仅局限于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容,有了整本书共读、听读课以及晨诵,还带来了我对一本语文书本身如何使用的重新思考和实践。
首先,我尝试着对语文书中的文本进行大胆取舍和重组,教学时间重新进行规划,实现了每学期只用一半时间学习教材文本,且目标落实清晰而扎实。
其次,我在教学策略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例如,教学《小英雄雨来》和《夜莺之歌》,先开展文本之间的对比阅读,再与电影《伊万的童年》进行融合、对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思考战争……而我自己体验到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成就感,更是无比宝贵的。
03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
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探索的深入,变得越来越丰富、深刻。我对自己越来越喜爱的语文教学的认识亦是如此。
真正理解到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我用了20多年时间。
任何语言都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唯有当一种语言是母语的时候,它才自自然然带有文化传承的基因,让一个人因为浸润其中而找到生命和文化的归属感。
传统语境中的“语文教学”只有还原为母语教育,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才是全面的、多元的、完整的,才不会导致“本体性知识技能”与精神、文化和思维的疏离。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对语文课程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探索。
母语教育必须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化传承和精神涵养的价值,这在理念层面早就有了定论,但在操作层面,理念如何转化为相应的行动呢?
通过大量阅读和学习,我从叶圣陶先生的著作中,发现了一条通向母语教育课程建构之路 —— “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
在语文课程建构和实施上,“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理念让我对母语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不再从表面上追求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让母语学习与学生的“全生活”建立起真实、自然、紧密的联系。
我主持编写母语教育读本(教材),力求使学生的母语学习符合三个课程逻辑:理念逻辑、内容和目标逻辑、儿童成长逻辑。
有逻辑的语文课程建构和实施,才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丰富语言、发展思维和心灵。
其实,突破传统的学科壁垒,以联系的眼光看待母语学习,让母语学习真正回归生活,融入生活,创造生活,也正是叶圣陶先生当初的美好愿望。
在语文教育探索和实践的历程中,我深切地认识到,语文教师唯有大胆而智慧地构建“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才能真正担当起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
《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李竹平 著
助力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导向个性化教学,涵养灵魂有光的学生
此书是特级教师李竹平创意开发和实践母语课程的成果结晶,完整呈现了课程开发的过程与有效做法。
第一辑说明了母语课程开发的缘起
第二辑阐述了母语课程构建的逻辑和路径
第三辑展示了母语课程构建和实施的艺术
第四辑呈现了母语课程开发的成熟样本
第五辑分享了母语课程的课堂演绎艺术。
对于一线小学语文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开发特色课程、成为素养导向的卓越教师,具有很强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最后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
教育实践于当下,服务于当下,却应该着眼于未来——一个社会的未来,一个民族的未来,一个人的未来。
对未来的期待和想象,反映在教育上,就是确立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建设什么样的课程,落实什么样的教育实践方式,最终指向的核心问题就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