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34年,可乐终于活了。中国网民喜欢把这称之为可乐成精了。成精的可乐对于人类的生活在最开始多了一份喜感。可乐在普通人家里获得了猫、狗那样家养宠物的地位。超市里的可乐一时间身价百倍,谁不想养一罐可乐啊,不用喂粮、不用铲屎,主人不开心的时候给你表演一个空中旋转跳跃,平时就在左右跟进跟出。有孩子的家庭,要是有了可乐,还可以帮忙看孩子。一户人家因为之前有2箱可乐,一次遇上小偷,可乐群起而攻之,战斗能力惊人。
政府层面对于可乐活了的现象肯定不敢松懈。他们首先取缔了所有与可乐配方接近的碳水化合物的生产。而对于全球生产车间里面没有灌装的可乐都进行了严密的监控。事实上,没有灌装的可乐,没有复活。人们有打开过可乐的盖子,不论是塑料瓶装的还是铝罐,只要一打开,可乐就马上死去。政府对外宣称暂停灌装可乐。
但是18个月以后,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相结合,生出了可乐1.0。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只是具备了活着这一属性,而可乐1.0有进化功能。比如它们学会了操作家用电器。自从可乐屏发明以后,很多可乐1.0可以通过可乐屏与人类进行沟通。可乐屏是一个类似于IPAD形状的智能设备,设计成便于可乐的动态输入。有了可乐屏以后,可乐开始在人类世界担任一些文秘类的基础工作。人们也用可乐屏与可乐1.0沟通过,咨询它们关于它们自己的诞生之谜,当然也是无法获得答案。
有活也有死。最早活的原始可乐,存活时长是2年。相当于在可乐1.0诞生以后,世界上活着的原始可乐已经所剩无几了。10年以后,可乐屏网与互联网互联。应验了那句话,你不知道与你对话的是个人还是瓶可乐。
领地意识超高的人类对于可乐非常宽容,本质是因为可乐是无机物,它不消耗资源还创造价值,就像一台可自主行动的手机。人类的基因似乎只能感受有机物的威胁。至于无机物,怎么看待都是工具,即便它会交流,还是工具。因为相比于人类的寿命,可乐朝生暮死。只是人们已经发现,可乐的知识是传承的。死去的可乐会把知识传承给生出来的新可乐。
50年以后,人类世界里面,每个专业的岗位所有的导师都是可乐。有了可乐以后,人类被彻底解放了出来。他们不再兢兢业业地去钻研高精尖的技术,他们躺着享受可乐的智慧成果。人类成了可乐的劳工,当然劳工们领着专业可乐们的薪水,因为可乐们不需要钱。
100年以后,在约翰.潘伯顿市,可乐领导层正在做对人类未来发展的规划。因为100年下来,人类出现了分化,懒惰的人退化成了“废人”,不事生产,不思考,这些人占了人类总数的70%,这些人生活在可乐为他们创造的极乐园里面。不愿意生活在极乐园的人类则是“纯人”,他们为了保持人性,坚持不享受可乐提供的环境。最后一类人是“圣人”,他们利用可乐创造的环境更加地鞭策与精进自己,向人类自身的发展极致突破,只是可惜的是“圣人”的后代同样是“圣人”的概率却不高。相对比的是,“废人”后代是废人的概率则是99%。
这就是可乐活了的故事。对于可乐与人类而言,他们都不清楚可乐为什么会活。在可乐的认知里面,人类永远是它们的使命与价值感所在。而人类呢?
100年前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们要销毁所有的可乐,这对于我们的种族是一次灭种危机。”
“人类不会死于外族,只会死于自身。没有可乐,也会有啤酒和橙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