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笔记
陈海贤03丨心理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学习心得

陈海贤03丨心理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学习心得

作者: 幸福并感激着 | 来源:发表于2018-09-06 07:09 被阅读58次

    线索回顾:选择——改变——心理舒适区

    上集回顾

    (无)选择——(选择)改变——心理舒适区(阻扰改变)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并通过强化,把它变成新的习惯。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在真实生活中却很难。

    为什么?因为旧经验太过牢固。

    让旧经验根深蒂固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本质:熟悉的应对方式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就是指我们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应对方式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行为上的应对,也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应对。比如:遇到危险时,选择战斗还是逃跑;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任务,选择解决问题,还是拖延。

    第二层,对内心的情绪应对。举个例子:妈妈带小孩去动物园看狮子,孩子看见狮子都是会害怕的。

    A小孩哭着说:“我要回家。”

    B小孩一言不发,但是腿在瑟瑟发抖。

    C小孩呢,看了一会,问妈妈:“我能不能冲它吐唾沫?”

    你看,三个孩子都害怕狮子,但他们应对这种害怕的方式并不一样。这是对情绪的应对方式。

    心理舒适区带来控制感

    “控制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安全感的来源。我们大部分的应对方式,最初是用来应对焦虑的。

    我们越是感到自己受了威胁,感到焦虑,就越需要控制感,会越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对焦虑感的回避和对控制感的需要,经常会让大象重新回到它所熟悉的应对方式上来,这就是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我们会用自己的应对方式去建构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

    走出心理舒适区,新的应对方式,能够合适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内心想法,并从中积累新的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意义。

    我想说说我的姐姐在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时,她的心理舒适区的应对方式。在她读书期间,遇到不会的问题,她很少主动的向同学老师请教,久而久之,她学习越来越糟糕。这时候,她的应对方式是把时间、精力放在看小说,听歌,学习上很是佛系。读书期间,这种退避的应对方式不断的得到强化。

    后来参加工作后,需要学习的工作就是卖衣服,到底如何使得客人买你的衣服,这些都是需要交流的语言技巧。以往的应对方式让她选择了退避,但是老板娘是我父亲的朋友,姐姐不想让父亲难做,不能才工作了几天就不做了。她咬牙坚持了下来。刚工作的半个月里,老板娘很不客气的说她,她每天晚上一个人偷偷的哭,很是想家,但是她还是坚持到底。最后她的业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老板娘在和我父亲通电话时候称赞她。

    她的应对方式有了新的改变,在遇到不可后退的事情上,行动上,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坚持下来的,只能坚持。情感上却是难以抑制情绪,会哭但不会闹。

    现在面对新的工作也是如此,听着她哽咽的说想回家了,我知道她也只是说说而已。这种应付方式是她熟悉的可以控制的,有安全感的。她虽哭了,但也完成了,不像以前读书那样选择放弃。如果她能走出心理舒适区,生活会多一分美好,少一分压抑。

    关键词

    心理舒适区

    应对方式

    控制感

    安全感

    回避

    焦虑感

    改变的意义

    陈海贤03丨心理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学习心得
    总结

    我们了解了真正的心理舒适区,知道了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所带来的控制感,正是对控制感的渴求,让我们难以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海贤03丨心理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学习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rt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