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笔记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笔记

作者: 颖颖潜行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22:38 被阅读0次

作者:陈乐民(1930-2008),国际政治与欧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著有《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欧巨变和欧洲重建》、《战后英国外交史》、《欧洲文明的进程》、《西方外交思想史》等。

2002年9月28日至12月21日,陈乐民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开了一门《欧洲文明史论》的课,这本书即由当时讲稿辑印成书。

以下为部分摘录

第3页      假如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确实构成了知识论的完整的东西。“我疑,故我思,我思,故我在,”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怀疑,才有知识。

第89页    历史的诞生,就是一个历史观的诞生,就是不再局限于一个地方,眼睛放到全球去了。

第95页      讲比较是没法比较的,两种历史,两种历史轨迹,两种思想方法,两种精神状态,所以我不想拿这个欧洲的什么东西来比附中国的什么东西。

第97页      上古时代就是希腊罗马时代,概括一下可以叫做美学时代;古罗马和中世纪我叫它为法学时代。希腊的精神是活泼的、是美的,古罗马精神是严肃的、凝重的,政治是专制的,或者是王权专制或是教皇专制。

第107页    文艺复兴,说得硬性一点,是一个从神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的关键时刻,一个起步的时刻,还是我重复的那句话,马克思的话,把人当做人来认识。

第111页    中世纪的精神,中古的精神是人们眼睛总想着彼岸,想着天国,想着地狱,理性是上帝来掌握的,这是中古。到了文艺复兴以后,我们叫近古也可以,叫近代也可以,眼睛是看着此岸,看着现世的。……在认识论上来讲,是从单纯的信仰压倒一切(一切就凭信仰,你不要问为什么,你信仰就是了),逐步地过渡到由人自己去认识外界。信仰不再是唯一的人生态度。

第139页      培根有三句话我觉得非常精彩,对诸位同学都有用处。第一句话是读书使一个人丰富,第二句话讨论可以使一个人成熟,第三句话叫做写作使一个人精确。但是读书使一个人丰富完满这是第一位的。……年轻人都讲要七分读书三分写,不要倒过来,七分写三分读书你就没货了,对不对?仓库没货了,人不能做无米之炊,是不是。米从哪里来?凭READING来呀。

第149页      我这里讲的都是精神,一种是科学的精神,一种是民主的精神。科学有两方面,一个是基础科学,一个是技术,技术领域的。另外,民主的方面,我认为也有两方面,一个是制度,一个是精神。制度呢,你成立一个机构就一个机构,建立一个体制,就是一个体制,但是你得有自由的精神,没有自由的精神光有一个壳,那就是空的。

第153页      后现代主义没有一个固定的立场,他们没有一个共同的东西。但是从一点上,比如说是科学,它就觉得科学不行,启蒙不行,理性不行,他们并没有说现在“行”的是什么东西。

第157页      启蒙是一个过程,是process,是人慢慢觉醒的过程,觉悟到什么程度呢,觉悟到康德说的那种程度,我身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东西,需要成熟起来。

第158页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这是庄子老先生的话,但是他最后一句话说错了,“以有涯逐无涯,殆矣”,不要这最后一句,知识是没有终点的。我觉得“启蒙”至少现在是有现实性的。

第188页        世界史里的书,优点在于包罗万象,缺点在于重点不突出。什么事情都在里面,但是你把某一个东西看作重点挑出来认真地再去读,这就是读者的任务了。

第259页        如果不读中国的历史,你就不知道中国为什么伟大;如果你不读世界历史,你就不知道为什么中国这么落后。 …… 我想属于中国自己的新的文化,应该既有科学,又有民主,同时保存了传统文化中的好的东西。有哪些好的东西呢?我提三条,一条是中国的哲学,第二是中国的美学,第三条是中国的伦理中可以“抽象继承”的那个部分。我想我们的文化应是这样的一种“融合”,而不是一种“拼凑”。达到那种“融合”,恐怕需要若干个世纪。

第267页      你不要怕忘掉了什么,关键是看你能消化多少。多读书总是没坏处的,大家就应该趁着年轻多读一些书。

第269页      我认为近代的标志主要有两个:一是农业社会转变到工业社会,二十从独裁转变到不独裁(即共和、民主)。而古代中国就像一个密封的很大的“易拉罐”,若不从外部打破,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突破。

白岩石有句话说得很对,“人找书难,书找书则容易多了。”趁着当当年中庆,买了几本推荐的书,还有陈乐民与史傅德合著的《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相关文章

  • 《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笔记

    作者:陈乐民(1930-2008),国际政治与欧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著有...

  • 《欧洲文明十五讲》之希腊——欧洲文明的源头 - 草稿

    欧洲文明的源头是两希文明,罗马和基督教文明。希腊文明的根基一个是它本土的远古的传说、神话;地理和人文方面...

  • 差距——读《欧洲文明十五讲》有感

    【第一次阅读这样一本具有主观看法的较为学术性的历史书,虽然书已经被贴上了口语、通俗易懂的标签,但是于我来说还...

  • 《欧洲文明十五讲》之文艺复兴

    “百年战争”战败国——英国王权减弱,国会势力增强。“白玫瑰”约克家族和“红玫瑰”开斯特家族经过内战、融合,...

  • 闲聊欧洲文明史

    第四本,《欧洲文明十五讲》。 作者是陈乐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2002年,作者应北京大学邀请,为...

  • 《欧洲十五讲》之罗马

    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迟到了大约五百年。这一块由四方沟渠围住的土地,聚集了周边的野蛮民族。他们自诩是母狼喂大的...

  • 欧洲文明

    古希腊人认为:复杂变化的事情肯定可以由一些简单,有规律的,有逻辑的东西来解释, 例如:几何. 罗马皇帝 Const...

  • 欧洲文明

    上次说完了我们亚洲的地形之后,现在我们又开始讨论欧洲的地形。 那么欧洲的地形的边界是从乌拉尔山乌拉尔河,然后乌拉尔...

  • 欧洲自然概貌

    公元前2000年,欧洲进入青铜时代,欧洲最早的城市文明——爱琴海文明也开始出现。爱琴海文明由克里特文明和迈...

  • 2018-09-06《西方史纲》学习体会

    早上上班路上听了李筠老师的《西方史纲》。内容是讲中世纪的欧洲。这个时期的欧洲文明崩溃,在基督教的主导下,把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wz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