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想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因为拖延,因为想一出是一出,拖到现在,不知他的妻子,不知他去逝哪年,只片段读过秋天的怀念那篇关于母亲的文字,让人动容,心生同感。
这几天,总有人怀念史铁生,纳闷之余,原来,他去世2010年12月31日,真是一个不能忘怀的年月。就这么冥冥中,我就想读一读他的字。找来了《史铁生散文》。总觉是另一种形式的相逢。早与晚都不重要。
开篇就是那篇——秋天的怀念,再读又是泪目。把一个做母亲的心的孤苦,隐忍,和对病儿子无限牵念却又在儿子面前装作若无其事的轻松,作者用最平实的日常,淋漓的诉说了自己对母亲的愧疚,日益深刻。真是应了那句: 只是当时已惘然。恰恰是,"我"只念着自己的病痛残疾,殊不知,母亲的心是浕在苦水里的。其实,天下的母亲何尝不是这样呢,苦着你的苦,乐着你的乐。
地坛公园,我居然没有去过。可是,它却是史铁生的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他把尘世的绝望,想不明白的今生,和悟开了的明天,伴着地坛公园的夕阳,落叶和扑簌簌的蚊虫,让人生各种困顿逐渐清晰。那是他的精神园地。
只有地坛公园,容纳了他的悲伤和冥想,放松了他的愁苦,也用观察的眼睛接近了各种人们,也把母亲看见他整天不回家,而忐忑找遍整个公园的担心留下的背影,寥寥几笔就刻在读者的心底。直到后来他才觉得母亲是活的最苦的母亲,可惜,当时他不知道,因为他觉得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
那几日,网上总说史铁生,一搜,原来他逝世纪念日,他妻子陈希米的《让死活下去》是纪念丈夫史铁生而写。想来,这困在轮椅大半生的他,是幸运的,爱情与婚姻都曾光顾。病痛折磨的同时,有人粥可温,有人软糯耳语,悉心日夜,这也算是人生幸福吧。
有人说,不看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不足以说人生的痛,就像那句没有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一样。我们健康的人,永远无法体验失去健康的滋味,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其实,健康亦然。当然,那些顽强的人事例,虽说是一种世界级别的精神财富,比如张海迪,霍金等等,但是,我等俗人,头等大事难道不是健康自如的活着么。
书非借不能读也,书即使借了,也是读书写字都是涣散,随意罢了。恰恰说明和严谨,原则,理性思维失之交臂。显露出恶习来,不精细,不求完美,囫囵吞枣等问题。嗯,好吧,我承认,应该和散文的精髓一样去生活,形散神不散。
神,精气神是生理上的,积极明媚是心态上的,而我们总是要活成一种精神的,那是一个人的风骨。作家史铁生的风骨是什么呢。走进书里,它会给你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