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磨灭的青春
当我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看《初恋那件小事》,再到《匆匆那年》,我总是不由自主地被带入到他们的故事中,那些故事竟是那么美,美到融化了整个世界。故事的主角都深深感动着我,温暖着我,让我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我时常幻想自己也会经历一场这般唯美的恋情却终于不得之。继而,我又想,这么美,这么纯真的感情恐怕也只会出现在作者的笔下或是导演的镜头下吧。
初恋很美,但它并非我们想象的那种洁白无瑕。它其实是一张白纸,两个人各自拿着水彩蜡笔在上面画满彩绘,所以,这里各种色彩斑斓,都是印记,都是回忆。
你们一起轧马路,一起用同一幅耳机听收音机里的笑话,一起偷偷约会,一起在只有两人的电梯里接吻,而浑然不觉电梯里其实装了摄像头。。。。。。
太多太多的情节甚至比镜头下的他们更美。只是我们常常放大感情里的伤害,又被现实折服,所以那些温暖动人的情节在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之前便已沉入情感的深渊。
我想用笔记录下我自己的初恋,但又幡然觉悟,其实我身上并没有太多故事,那些说过的情话,那些一起上过的自习,甚至是一起背过的单词,其实是那么普通平常又泛滥。
我自己的故事实在是没有什么新鲜动人的情节可以分享,但深藏在内心的情感却又是那么真切。每一次心跳和紧张,每一次开心与动容,甚至每一次受伤和疼痛,都是一种体验,是一种人生,更是一种真实。
感情里最美好的部分无非是在情感朦胧的阶段,十七八岁,情窦初开的年纪,都有资格经历一场花季的盛宴。
我想用文字来表现花季的张扬,雨季的懵懂。
可是在离开那个美丽的中学校园这么多年后,没有留下任何笔记的我实在不太记得多少校园生活的细节。因此,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我靠着阳台的落地窗,任我的回忆在那如花似锦的校园记忆里畅游。
隔着十几年的时空,我看到了奋斗中的我们,一排排课桌上堆叠如山高的教材和辅导资料。我看到了休息时间,教室走廊上相互追逐嬉戏的同学们,我还看到了要求严格又风趣幽默的老师们。
课间操的曲目永远都处于单曲循环中,可同学们却迫不及待要去放风。还有那些青春期里走过的悸动和不安,以及扑面而来的温暖的阳光和煦的风,有一次让我有了一种真切。
再回首,那些画面实在太美,我竟不舍得回到现实。但在当时,每天都想方设法争分夺秒做题啃书的日子,实在又太辛苦,太枯燥,太煎熬。
当我决定把这些小小的普通的高中生活变成文字时,我强烈的自卑感再一次袭击我不太安康的胃,以至于它翻江倒海。
韩寒的《三重门》,八月长安写《最好的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的优秀作品,曾经让我傲游其中,享受那些美丽动人的文字无法自拔,如今它们却让我感到窒息。
我很清楚,无论我怎样推陈出新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来。不管我写什么样的情节,都是继别人之后的陈词滥调。
像我这样一个无名小卒,也去写这样一种青春,真的会有人欣赏吗,会有人愿意看一眼吗?在那些大咖的作品后面,我拿什么去博得读者一点共鸣呢?
还未动笔,就几度想要放弃。除了一点平时写日记积累的文笔以及一颗想要表述的火热的心,我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证明我可以下笔生辉。
我就像宇宙大爆炸前的一粒小尘埃,虽然内心火热,别人却根本看不见我在哪儿。
只是,无论有多强烈的自卑感,梦想始终在我身体里跳动,所以,我笔锋一转,将这条故事的主线定格在我的大学生活里。
而今年,正好是我大学毕业后第十年。
毕业十年,很想回去看一看,但因为有工作和家庭需要兼顾,竟然没能够实现这样简单的愿望。那就以文字的方式来祭奠那段大学里的的青春吧,那些永远消逝的青春,十年前的青春。
凭着我星星点点的记忆,将学校的生活,将那段消逝的青春一点点复原,才赫然明白,原来,他,他们,曾经在我生命里扮演着那么重要的角色,原来他们曾那么美丽。
他们就是我生命中的那些花儿,虽然现在已离我远去,但那些曾留给我的瑰丽,曾开在我生命中的芬芳,都将永存于我一生的记忆里。
其实,在我有限的记忆里,我的大学生活几乎是断片的,我几乎无法将其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只知道,大学时光里,我并没有真正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过,虽然有谈过恋爱,却也并不足以海枯石烂刻骨铭心。如果让我重新来过,我还会选择同样的方式度过我的大学吗?我不知道。
所以,我用我记忆里的片花来将这段生活在我接下来要写的故事里将其拼凑完整。在这段故事里我再重新来过一次大学生活,已经远离自己十年的大学生活。
这里有追求,有奋斗,有爱情,有友谊,是理想和希望的结晶,又参杂着现实的片花。这个故事是我们共同经历过的岁月,那个阳光四溢的岁月,从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开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