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河南省
全球遇冷,星巴克想送外卖却遭遇业务难题

全球遇冷,星巴克想送外卖却遭遇业务难题

作者: b305bd29483b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16:38 被阅读0次

以往,星巴克在国内的咖啡市场,可以说是一家独大。2011年年底,郑州首家星巴克咖啡在国贸360开业。许多人在冷风里排队数个小时,只为在开业第一天点上一杯咖啡。

许多郑州人把2011年视为郑州进入咖啡时代的元年,爱咖啡的小资青年们被星巴克的美人鱼点燃热情后,郑州的咖啡馆迅速扩张,进入郑州人的生活。

近年来,随着咖啡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星巴克不仅要面对本土咖啡的兴起,还要面对肯德基、麦当劳推出的现冲咖啡的冲击,星巴克在咖啡市场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

近年来盛行的外卖业务,更是让星巴克在时代的变化前不知所措。今年,面对整体销售持续疲软、股价停滞不前的局面,星巴克宣布将做出重大改变,加快公司的创新步伐来重燃投资者对星巴克的信心。

外卖业务火热,“第三空间”遭压迫

在打造品牌形象时,星巴克一直强调自己是“第三空间”,即家和公司以外的另外一个空间。星巴克希望把咖啡店打造成一个可以等人、聊天、工作、谈生意、读书或自拍的供消费者放松的舒适场所。

因此,星巴克在线下服务的培训中花费了许多心血从店内布局到员工培训,再到制作咖啡的流程,甚至是排队的动线设计,都是为了营造更好的消费体验

比如,星巴克在点餐时为顾客设计的横向排队的队列方式,其中就大有讲究。麦当劳这类快餐店采用的是纵向排队,顾客之间是背与面的接触,是在提醒顾客点餐时今早地做出决策,以免影响到其他顾客点单。

而星巴克所采用的横向队形,员工在吧台内横向流水线作业,客人在吧台的一侧排队,在另一侧去咖啡,不仅不会在点餐时给顾客压迫感,更能给做咖啡、点咖啡、等咖啡的三类人创造出不同的活动区域,避免走道拥挤,在高峰期时,还方便顾客提前点餐,提前制作。

星巴克的设计和流程配置致力于让它能为高峰期走进门的客人提供合理的等待时间,同时在非高峰期也不会让太多员工和座位闲置。但是如今随着外卖产业的不断发展,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人员配置受到了冲击。

此前就有不少美国的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抱怨位于纽约核心地段曼哈顿,由于外卖订单的上升,原本应该在5分钟之内准备好的咖啡,现在需要等待10分钟左右。

携手阿里,中国咖啡外卖市场潜力巨大

虽说外卖订单的增加对于到店消费的顾客的影响无疑是负面的,但对于搭上外卖这班飞速发展的快车,星巴克没有犹豫。

2018年8月初,星巴克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成全方位深度战略合作。在今年9月中旬,星巴克与饿了么合作的“专星送”开始在北京和上海的部分门店试运营,根据此前的消息,星巴克的外卖服务预计在年底覆盖30个城市超2000家门店。

对于咖啡外卖,星巴克也贯彻了为消费者打造舒适精致的消费体验这一宗旨,针对冷饮,饿了么自主研发设计了服务于星巴克咖啡的外卖配送冰包,同时还为热饮准备了保温箱,为了准时送达,还为星巴克配置了专门的配送团队,可谓尽心尽力。

星巴克选择开展外卖业务,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目前中国的咖啡市场竞争激烈,接连受到瑞幸咖啡、连咖啡等新兴咖啡品牌的挑战,这类新兴的咖啡品牌同样对其咖啡外卖进行了精致的包装和配套服务,来解决在配送过程中引起的品质下降问题。

在咖啡外卖领域,星巴克对于市场的反应较慢,在如今的咖啡市场上,星巴克更多的属于是被动地接招,而非主动出击,面对国内快速发展的外卖行业,外卖咖啡这辆车星巴克不得不选择上车。

外卖 VS 堂食? 星巴克该怎么抉择?

打造有着优质消费体验的“第三空间”和提供精致、有品质的外卖服务,对于星巴克来说并不应该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理想状态下,优质的进店消费体验和保障咖啡品质的外卖应该是齐头并进,一起发展的。

但这样的发展却遭遇了现实问题,如在纽约曼哈顿街区的星巴克门店所遭遇的问题,一旦手机点星巴克外卖的服务被大众所接受,之前为了打造优质进店服务体验而配置的店面人员和流程在手机订单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负担加重,对进店客户的消费体验和打造的“第三空间”都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在全球咖啡市场遇冷的星巴克依旧对中国市场有着充足的信心,在星巴克的未来计划中,目前中国共拥有约3400家星巴克门店,这个数字将预计在2020年翻倍。

目前星巴克门店多开在商圈内,以郑州为例,星巴克开在国贸360、熙地港、万象城等知名商业体内,随着咖啡店在郑州的扩张,咖啡的消费人群也由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转变为老少皆宜。

随着咖啡消费人群的增长和手机订单的增加,开在商业圈内的星巴克订单量和客流量增长明显,在高峰期应接不暇。未来随着咖啡文化被更多人接受以及更多高端商业写字楼和居民区被建造起来,星巴克下一步的选址应该落脚在这些地点,一方面覆盖了这类有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群体,不必再开车跑去商业区,另一方面在外卖订单方面也分流了商业区内门店的压力。

此外,星巴克如果要着力拓展外卖市场,应该采取像此前必胜客一样的方式,即开设外卖专门店或者成立外卖副牌,这样不仅能降低星巴克的开店成本,也能有效对外卖和堂食的产能进行分流。

阿里巴巴和星巴克两大集团走在一起,不仅仅是商业层面合作,更重要的两种文化融合。在全球市场遇冷、发展陷入困境的星巴克来说,更要抓紧这次咖啡外卖的契机,创造星巴克崭新的外送咖啡的同时,留住客户在“第三空间”的优质的体验。


撰文/编辑:英易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球遇冷,星巴克想送外卖却遭遇业务难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pp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