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把公司交给手下打理,陪母亲已有个多月,她一边享受家乡的田园风光。
这日,镇上赶集,她准备到同学静儿店里买点水果。静儿是她的同学,学生时代相处得好,已有几年不曾见面了。
母亲一下车,就直奔静儿的水果店。
正忙生意的静儿一见,略一迟疑,却又马上露出一脸的笑,迎上来,招呼着老同学。
安妮一边与静儿闲喧,一边紧跟着母亲。她对静儿说:“静儿,称五斤苹果,二斤葡萄,二斤桔子吧。”还未等安妮说完,静儿马上接过话头应着:“好的,不着急,先让阿姨歇一会吧。”安妮会意,开心地笑了。
安妮刚一落坐,只见母亲立马站起,她定晴一看,原来店门口进来一对男女大学生。静儿正要赶上前,安妮母亲却先她一步,迎着这对大学生,主人般在旁边看他们选水果,一边拿袋子,热情地招呼他们。
静儿心中有几分厌烦,不过立马说服了自己,阿姨之前也这样来过多次,自己不是依然照顾有加吗?这次虽然疫情后生意不景气,今天难得赶集,自己也应该如前一样对阿姨。
想到这,静儿笑了。她看着安妮,安妮是自己处得好的同学,得好好招待。
这时,安妮看到母亲像个“捣蛋鬼”,帮起静儿招揽起顾客来了,这下可糟了,她不识称不说,还可能乱报价,这不是从中作梗吗?安妮有点着急。
静儿自然看出了端倪,正要安慰安妮,这时,安妮焦急中带着一种请求却不用商量的口气说:“静儿,你不用担心,就让我妈体验一下做生意的味儿吧,她病体稍好,让她活动活动一下吧,有什么不妥的,我担着。”见安妮这么说,静儿明理似地点点头,心想,随她去吧。
只见阿姨接过女学生递过来的几二大袋水果,一一去过称。第一袋是大袋苹果,看上去有七八斤,阿姨低头看着数码报数,40元,把7斤,说成了5斤。第二袋是葡萄,也依然如此,说成了5斤,40元。静儿在心中也不着急,只是看这闹的有点“过头”。
再看那对男女大学生,在阿姨称重时,头尖着去看,听着阿姨报数,俩人都愣了一下,尖着眼再看了一下称,俩人对望了一眼,男生想要说什么,女生拿眼神马上制止,还不忘瞄了一眼静儿,静儿当作旁人一般,不理会这些。
果然,这对男女大学生,付了80元,大摇大摆地走出店门,消失在集市中。静儿分明听到临出门的女生,不动声色地偷乐了一番。
安妮见识了这一切,有点过意不去,正要和静儿说什么,只见母亲提着静儿袋好的苹果葡萄桔子,拉着安妮就走,口中着急地念着:“安妮,你爸叫我们去买雄鱼,快去吧,卖完了就没有了。”安妮哭笑不得,她知道爸昨天买了二条。
安妮没来得及和静儿说话,就被她母亲拽出去了。
静儿收拾着,整理好水果,接着做生意。
一个月后,静儿接到了一笔定单,每隔半个月,送几十框水果到安妮公司,签收款中,每斤水果都高出市场价几元。
原来,静儿一直不计较安妮母亲到店里来“做生意”,她知道安妮母亲在得阿尔兹海默症前是做水果生意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145437/95ec9394e48d9ef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