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很难想象,这部小说诞生于一百年前的动乱的欧洲;
很难想象,一个英国的作家在一百年前能有如此深度的思考;
很难想象,这个一部一百年前的欧洲小说,在如今的中国能如此受到文艺青年的推崇;
很难想象,这几年霸占亚马逊图书排行榜销量第一的竟然是这么一部一百年前完成的长篇小说!
第一次听说毛姆这个名字还是几年前读商学院时有人问我听说过毛姆的“刀锋”吗?我似乎听出了一种高逼格的知识炫耀。
我没在意,只是对毛姆这个一个非典型的外国名字感到好笑。
但是喜欢在亚马逊上买书的我越来越多的看到“月亮和六便士”的名字,原以为只不过是一个现代自诩作家的年轻人写得一部爱情小说罢了。
直到有一天在百度上好奇地搜索书的介绍,才对书的内容感到惊奇,一百年前竟然有这么一部跨越现代的小说。
在中国,能有如此江湖地位的小说,在现在仍然觉有现实意义的小说恐怕也只有“围城”了。
在读完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之后,不禁好奇地想仔细地读一读这篇长篇小说。
PART 02
小说的前两章让人感觉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我也庆幸自己没有先看英文版,否则真的只有装逼的范了。
不过好在从第三章开始,毛姆以我的身份切入,开始用生活化的语言串起斯特里克兰传奇而又伟大的一生。
不得不说,毛姆的用语很平实简洁。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部多么伟大的小说。
但是毛姆第一人称的人物代入,第三者的视角切入议论,包括对于自己心理状态二次元的描写手法。
很难想象,这是一部成作于一百年前的小说,即使放在今天,写作的手法,也堪称骨骼清奇。
在斯特里克兰离开马赛之前,毛姆对于斯特里克兰的态度可以说是厌恶到了极点,语言也多以平铺直叙地描写为主。
但是文章的四十二到四十三章则可以称之为文章的一篇小高潮。
斯特里克兰对于斯特洛夫夫人的死并没有表现处多大的悲伤,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绘画时,毛姆在对于这个无赖达到了令自己厌恶极点的同时,夹杂着另外一种反弹的情绪。
他从极度讨厌中开始渐渐地开始理解斯特里克兰。开始理解他那种为了艺术,为了自己梦想的追求,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绝。
他开始钦佩眼前这位俗世的斗士。
他和身边的人不一样,他不会受太多身边人和情绪的左右,而是专注于自己喜爱的眼前事物,甚至不惜于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人或事。
在那一瞬间,作者开始明白人活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一个人恨到了极度就是爱。
斯特里克兰夫人是这样;斯特洛夫夫人也是这样,他们对于斯特斯克兰表面上充满的愤恨和憎怒。
但是在心灵深处,对于斯特里克兰,又是充满了最深层的爱。
毛姆撕开了人性的假面。
正如他在书中的经典语言一样,“一个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但永远不能原谅他对她所作的牺牲”。
不可否认的是,爱有多种维度,但是必定有一种爱之花生长于恨的土壤之下。
PART 03
在塔西提岛对各色人等的采访过程,串起了整个文章的主题思想。
尤其以亚伯拉罕和卡迈克尔的故事让我最为印象深刻。
这段故事和斯特里克兰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同时,他们俩的故事又是对斯特里克兰前半生最好的反讽。
亚伯拉罕因为途径亚历山大港,在阳光下发现了这里美好触及了自己心灵的最深处,他比斯特里克兰更加决绝地放弃了本来伦敦优越的医生生活,而选择余生定居阳光明媚的亚历山大港,从事一份普通的港口卫生员的工作。于此相对应的是,卡迈克尔却成为了那个亚伯拉罕离去的幸运儿,在学生期间被亚伯拉罕压制的他,成为了那个幸运儿,卡迈克尔把握住了机会,成为了医院中最优秀的一位,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成为多家医药公司的董事,并晋升为爵士,可谓是名利双收。
什么叫成功?有一份体面的事业和收入,娶一位漂亮的妻子,这就是成功?
毛姆在一百年前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对于亚伯拉罕来说,他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成功吗?
苏东坡被贬官流放,过着一种怡然自得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在当时的官场被斥之为荒谬。
但是一千年后,当人们传颂苏东坡名篇佳句的时候,谁又会记得当年贬谪他的那个宰相叫章淳呢?
我们很多年轻人经常因为自己的行为会被成人斥之为不成熟,那请问在追求理想和屈从现实的选择下,什么才能称之为成熟呢?
PART 04
斯特里克兰不幸的人生在四十七岁就戛然而止了。
正如毛姆在文章中所说,四十七岁本应该是大多数人享受中年生活的时候,斯特里克兰却去寻找一个新世界。
然而斯特里克兰无疑又是幸运的,至少他的画作在身后得到了认可和价值的体现。
在文章的最后,斯特里克兰夫人仍然享受着这位前夫给自己带来的荫蔽。
除了名声,伦敦的一对子女对没有对这位父亲表现出多少的眷恋,仍然都过着世俗体面的生活。
文章的结尾,毛姆以牧师亨利叔叔的话为整个文章做了注解,“他老是忘不了那样的日子,一先令就能买十三个上好的牡蛎”。
每个人都活在月亮和六便士之下,这其实也不是鱼和熊掌这类不可得兼的命题。
如果能同时得到月亮和六便士固然是件极好得事情,王思聪生来就有六便士买下月亮,刘强东可以通过奋斗得到六便士,然后站在月光下。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必须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们总免不了为了更好的牡蛎而怀念那一先令的日子,但是月亮确是每个人心底最真实的追求。
不过我到觉得罗伯特.斯特斯克兰的话更具有双重(深层)含义,“上帝的磨盘转得很慢,但磨得很细”。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为了追求月亮,你往往需要牺牲掉本属于你的六便士,斯特里克兰是这样,亚伯拉罕是这样,苏东坡也是这样。
很多人在牡蛎的怀念过程中,往往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滑向世俗的大潮中去,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那才是成功的标准和定义。
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毛姆真正想表达的是,当你在夜晚仰望天空的时候,天空的月亮才是你内心真正追求的理想生活。
斯特里克兰本可以过一种六便士的生活,亚伯拉罕也是,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就如同没有月亮的夜晚一般黑暗。
月亮就是照亮我们心灵黑暗的理想,他才是驱使我们人生前行的指路明灯,而六便士却不可以。
PART 05
上帝对于一个人得磨砺就是这样,当你承受痛苦,追求理想的过程,肯定是漫长而痛苦的锤炼。
不过当时承受起这样得煎熬和苦痛之后,你必会像月亮一样,在夜晚中绽放出独特而耀眼得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