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代的语文课
高一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是贺老师,高二高三分班之后,给我们上语文课的就是万老师了。
贺老师在教我们语文的同时也是我们的班主任,所以我们有时候上语文课会花一点时间聆听老师对我们前日表现的谆谆教诲,万老师比较喜欢和我们探讨一下新闻大事,因为她对于热点题目的产生多有关注,至于其它,且听我慢慢到来。
高一语文课上课之前五分钟,有一个“素材播报”环节,每个同学按座位号上台讲述一个故事或者寓言或者新闻,然后揭示一个比较深刻的主题,下面的同学就记下来,作为写作文的素材。我还记得第一个素材是关于“股神”巴菲特的,说他在预测股票失败之后孤注一掷,把价值不菲的房子都抵押了,只剩下一条跟随他多年的老狗,然后他找准时机,准确地预测了股票的走向,最后把之前所有失去的连本带利地赢了回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自信,要不怕失败,成功不属于一蹶不振的人,而是属于跌倒之后又爬起来的人。道理是比较不罕见的,素材是比较鲜明的。我们在台下听的同时也在老师的提醒下把把记下来,正所谓“日积月累”,三十几个人有不同的素材,因此轮了一回之后可谓精彩纷呈。
上课就先是朗读课文啦,然后老师提出问题,让我们解决问题,比如学《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我们讨论了一下烛之武的人品,正直还是狡猾,学《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剖析了一下兰芝的人物形象(和“氓”的女主一样刚烈),学《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探究了一下林妹妹、宝玉、宝钗、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学《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候深入解读了艾青的真实情感……有些课堂氛围甚是热烈,特别是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老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了他和徐志摩,张幼仪,林徽因的爱情故事,重点还扩散到了张幼仪怀孕期间被徐志摩抛弃之后自立自强,不仅拼出了一番事业,还在事业有成之后主动赡养前公公婆婆(那时候徐志摩)已经意外坠机身亡。张幼仪极具独立女性意识,勇于挣脱命运的枷锁,这种毅力和勇气让人钦佩。
除此之外贺老师还让我们每人每周写一篇评论,周一的时候收上去交由她批改,半个月上交读书笔记,还举办过读书笔记交流会,分组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记得当时我还直接了当反对过一个同学对一篇文章的赞赏,他觉得词藻华丽,文采过人,我只觉得词语堆砌,泛而无文,现在想来,真是年少轻狂。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新奇又有趣的活动如果坚持的的话,一定大有裨益,可是后来老师觉得课程紧张,也就没有一直实行。
作文一直是贺老师的重中之重,毕竟六十分的分值摆在那。上作文课的时候,第一节课分析作文题目,解题,打开思路,第二节课就交给我们自由发挥,一到下课,一律上交作文本(就是那种牛皮纸封面的宽本本),不管写完与否,这是为了帮助我们规划时间。于我而言,灵感开始如行云流水,灵感未至则有“停杯投箸”之感,上作文课的氛围还是有点紧张的。
分析试卷的课,老师主要讲诗词解析和文言文阅读,作文是一开始就讲了的,而且是重头戏,所以这是最让人期待的一个过程了,因为老师有时候会让人把作文念出来,达到鼓舞人心的效果,我记得我有一篇《且装且行》,讨论的是粪桶和水桶的作用和意义,当中朗读了一下,那时候自我感觉,很良好。可是后来作文课也没有继续。
高一一年贯穿始终的是试卷,贺老师给我们定了语文,数学试卷,叫“周周练”还是什么,很厚实的一本,我有点苦不堪言,因为我初中也就快中考做过一阵子试卷,所以不习惯也不太喜欢做这种程度密集的试卷,而且它是单元卷,一个单元讲一个知识点,比如文言文虚词和翻译,让人无可奈何。
可喜可贺的是,我们的语文成绩挺不错,大概是高压以后必有好果,当然也不排除贺老师鼓励我们所以把作文分阅读分打高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