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扶摔倒的老人谈起

作者: i韩老牛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07:37 被阅读8次

            今晨去往早餐铺的路上,一个老人在人行横道旁西向而坐,拐杖在身前横陈。

            三人并未在意。老人大概也觉犹豫,等我们终于过去两三步时,才喊了一声“小伙子,帮忙扶我下吧”,说的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几辆汽车从旁边驶过,我们大概在回头后又站立了5秒钟,目光几经跳宕,终于只好面面相觑了。

            老人衣着清爽,眼睛里也透露着平和。最终还是没忍心就这么走开,三人快步上前扶起了他。老人颤颤巍巍的站起来,重又持好了拐杖,连声向我们点头道谢。

            虽然嘴里说着不客气,转身离开心里还是有一种窃喜,大概觉得自己又一次站在了道德的一边,全然忘记了三个人5秒钟的犹豫和挣扎。

            我们的防备来自于避害。前一阵子几起因扶摔倒老人而被反咬一口的事儿的确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大众不得已都收起了本心,小心翼翼着,怕同样的情景在自己身上重现。偶发性的几起事件却给全体老人贴上了标签,以致社会“见倒色恐”,多少有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的感觉。

            记得曾经有人评论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评论不过是调侃,我们都是知道的。善恶好坏只是在具体的事件中才能评判,我们都不应该有随意给群体打上烙印的权利。河南人曾被打上了“坏”的烙印,但并非所有河南人都是坏的,或者说大多数河南人都是很好的。谁也不能无端地站在大街上指着路过的河南人斥责:“呔,偷井盖的贼!”偷的行为并未发生,以耳闻的概念当做事实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人都有思想的惰性,很容易以偏概全,也很容易先入为主、随波逐流,这大概与人的认知方式有关。概念以语言的形式(间接经验)在人群中传播,直接经验通过人与物的接触获取,接触的过程即概念形成的过程。有橘植于山,第一个接触的人视后知其形,食后知其味,橘之概念既成,口耳相传,天下皆知其为一种良果而不必亲尝。同样的,河南人有偷井盖损人利己者,一人知之而传于天下,“河南人”的概念也就形成了。天下人也根据其名(河南人)而知其性(坏),不必亲自接触。或许某一天你夫人也会于某天看了几篇血泪的泣诉,转身对你说:“呵,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这也是一样的道理。

            对一个聪明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来说,这种简单粗暴的了解和评判人或者群体的方式是万万不可取的。偏难概全,况且人更是复杂多变,在察人方面偷懒常会陷自己于被动的泥泽,或错失良人,或违背本心。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诈是欺骗,不信是怀疑。不先入为主,不预先怀疑别人的人品,也能在接触中通过细致的对言行举止的观察先一步了解一个人,这才是我们“察人”的正途。

            当然,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行侠行善也需要本领和智慧。消防官兵救火救人有技术和器械相辅;传说佛陀度化恶汉也有功夫在身常人难以临近;不会游泳而强行跳水救人,徒增人间痛苦罢了。“吃一堑,长一智”,一次被骗是他人错,二次被骗是我之过。有人扶老人被坑,后人就不可再往里跳,扶之前请找好人证物证,虽于道德上有缺陷感,终可免于彼此难堪的境地。

            大概几起事件在社会上引起的也不全是负面的影响,至少我们可以籍此反省社会道德生态,反省个人的为人处世,学会独立的思考、正确的“察人”和必要的自保。如此社会又稍添了些智慧的人,少了几只愣头青,也是可喜的事情。

            突然想起来我们扶老人时的场景,周边几无路人,街上也不见监控,细思极恐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扶摔倒的老人谈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fw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