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短毛碎组织的好文共读。
对于徐则臣这篇《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我并不想按照通常写读后感的顺序,先介绍梗概,再分析内容,最后谈感受的这样子来表达。
一来,这一万多字的文章,文从字顺,不蔓不枝,读来顺畅非常,很轻易地激起我心中情绪;二来,看到共读的友友们各自分析得头头是道,决定不再重复表达了。
只说三个点吧。
01
我喜欢文中的四个角色,两对夫妻,他们被作者刻画得传神又真实。
一对是过去时,一对是现在时。
结婚三年后分道扬镳的“他”和前妻:丈夫爱静,不喜喧嚣,无论是离婚之前的深居简出,还是离婚之后的越走越远,都是为了躲开现实世界的吵闹。妻子喜欢出门,“逛街、美食、美容、旅游、看演出,不在家就高兴。”
夫妻间有不同很正常。不过,一旦试图改变对方,将彼此间的不一致上升到“精神疾病和世界观、人生观的高度”,并因此争论不休,那显然对婚姻就成为一种灾难。
这种情形,其实在很多婚姻中十分普遍。
另一对山城夫妻,曾是爱情的典范,可以同生共死的一对。
小车司机的丈夫被冤枉,在监狱中住了八个月。妻子每个月到监狱外去看他。带着他爱吃的东西,哭得稀里哗啦,让看守的小伙子都忍不住想哭。她隔着监狱的高墙,寻找众人中丈夫的声音,这样的爱情令人感动,让火车上偶遇的“他“在两年后,依然想要看一看这对夫妻中的“她”。
“他”和“她”在文中没有名字,却具有非常的典型性。
只是,美好的爱情在丈夫出狱后幻灭了。虽然女人“坚持着二十三岁的信念”,但丈夫变了,他被冤枉获得补偿,升职为副主任后,在外面有了人,安慰她的话是“当自己老公下半身临时借别人用一下。”
因爱情走到一起,又在现实世界的诱惑中,失去初心的夫妻,似乎也在人群中比比皆是。
无论是因无法和平相处而分道扬镳,还是因现实诱惑而离心离德,这两对夫妻都令人感慨。
02
小说所叙述的时间跨度其实挺长,但作者在不同的时间点丝滑切换,让让作者跟随他的笔触跃入过去过去、现在,每段都很有既视感。
开篇,写主人公在火车上极力压抑咳嗽的痛苦和无奈。作者用现在时的笔触来勾勒——
“车到南京……现在十二点刚过十分钟,车慢下来,南京站的灯光越来越明亮地渗入车厢里。”
第二部分写“他”与前妻的已然成为过去时的婚姻,简单的两句话,从现在切入过去——
“……离婚前的一个夏天晚上吵得最烈。正吃晚饭,电视开着……”
第三部分,时间又切回火车上。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咳嗽,药效过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开启了因药相识的两人接下来的相互倾诉。
第四部分,时间又一次切换,切换到“他”做了两年驴友后的今天。
“这是前年十月的事。他咳嗽好了以后依然常在路上,……”
在这部分,“他”对自己、对前妻、对已经解体的婚姻都有了更多理解。
“……去年他也经过一次,广播里说,一个半小时后到达那里。在这一个半小时里他给她打了五个电话……”这一句,又让时间回到一年前。
第五部分,是真正的现在。“他”寻找两年前偶遇的“她”,故事地点变了三回,分别是“水雾茶坊”、“茶坊隔壁的饭馆”以及“他”的旅馆。
对于时间的这种表达,值得好好学习。
03
最后,说回到题目“在路上”,这是个一个状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个命题,毕竟我们从生到死的每一天,都在路上。
有的人始终有目标;
有的人思考并前进;
有的人在不停寻找,比如”他“,想找到某种脱离现实的平静;
还有的人始终困在原地,无视身边风景俱已改变,坚持到底不肯放弃……
爱因斯坦说,“生活就像骑自行车,你必须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平衡”,那么,本文中的“他”,离婚前,于双层玻璃隔离之后寻求安静、离婚后,寻找各种机会开启的一次次远行,其实,也在试图保持心中的平衡,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