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刘彩杏是在澳洲东海岸一间便利店里。那年刚刚移民过来,没得可做,就盘下这间便利店,权当熟悉风土人情。
刘彩杏走进便利店很让我意外。大多数华人是不进这种零售商店的,因为贵,尤其在西人区。开业几年了,做的一直都是西人生意。
那天阳光明媚,太阳落山得格外晚,临夕阳时,往往是生意最忙的时候,在连续繁忙过后,正准备收摊关门,进来位华女,我很诧异,“你住附近吗?”
她腼腆地笑着点点头,没有否认她听得懂中文,买了罐2块5的牛奶。
在西人区居住久了的华人,不常用中文交流。然而我还是一眼认出她一定来自大陆。
别问为什么
大陆女性的衣着打扮一眼望得到,像刘彩杏这个年纪的,通常很朴素,灰色衬衫万年不变,梳容易打理的剪发头,没有染色。长了就一把皮筋扎一扎,连皮圈都不会有什么花样。
我知道,他们在这个死气沉沉的地方待久了,压根失掉了打扮的兴致,40几岁的年纪搁在大陆,正是活色生香的时候,在这边,只有孩子跟家庭。
钱,算计着花。日子,过最简单的。
也不是不羡慕别人,说起来,只用一句“搞不来”回答,也就算了。
刘彩杏见过我之后,多来过几次。次次都是只买牛奶和面包,也买过几次特价可乐和巧克力。
零售便利店的客人很有意思,吃养老金的老人可能一次花掉好几百,路过的养路工人买水能一次买好几十刀,却极少极少华人大手笔买。华人会计算,总是去大超市一次性采购齐一周所需,碰到特价能省不少钱。
我猜,刘彩杏来大概是为了与我聊天吧。
我问她:你几年回一次国啊?
“好几年没回去了”
“哦”
对话通常到这里就结束了,不晓得还能聊些什么,她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买罐牛奶,买条面包,也从不向我提问题,更没有打探我的半点情况。
我很诧异,她不好奇吗?不好奇我为什么来这里开店吗?不好奇我的孩子怎样、老公怎样吗?
当然,我好奇她。
又一天,她带儿子来,还是牛奶,我禁不住问:你有几个孩子?
三个。
这个最小。
小伙子混血长相,但是亚裔特征很明显。拘谨有礼貌,能讲一点点中文,但是断断续续。
这是我能知道关于刘彩杏的所有。
一直到一年以前,在新开的亚超我又见到了她。这个时候我已经卖掉便利店三年了,距离上一次与她“聊天”至少过去三年。
她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头发留到胸前,但是全部变白了,我一时没认出是谁,只觉面熟。分开好久才想起,天哪,竟是刘彩杏!三年不见,怎会如此衰老!
回家与先生说起,先生跟我讲,你不知吧,她移民20年只回去过两次。三个孩子不同父亲,最后一任丈夫从知道怀孕起就消失了,她小儿子多大,她就找了多少年。
算起来,我认识她那年,小儿子至少十岁。
我问先生,你怎知?
我与她交道那么多次,都没与我说过这些,怎会如此凄惨。
先生答:因为我偶然认识了一个人,就住隔壁两区。那个人,是她小儿子的生父。
我深深想念刘彩杏,后悔上一次偶遇没认出她。想来,20几年前出国的女人,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