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末考试,监考完高二最后一堂,才下午三点五十。因为时间还早,我就去了学校的图书馆。考试期间,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要错开时间共用考室,图书馆就成了高二学生复习的地方之一。但是最后一堂考完,班主任就组织学生放假了,图书馆里面没有学生来,只有我和管理员两个人,非常安静,也相当冷清。在这种归心似箭的时候,定然很少有人还有雅兴来逛一逛图书馆。
图书馆的最外间,放的是一些杂志和报纸,我就在外间随便翻了翻。里间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因为光线比较暗,又没有其他的阅读者,所以我就不再往里走。和管理员之间简短的对话,打破了屋子里的沉寂。我了解到,即便要放假了,老师依旧可以把书借回家。
我来学校一年多时间,从来没有在图书馆借过书。但是,这一次遇见了旧时相识的杂志——《教育科学论坛》,勾起了一些回忆,恰巧里面也有我想要看的文章,所以就打算借两期回家看。
2
从事教育工作的第二年,我在私立学校工作。十二月份,学校承办了一次重要的课改教研活动,有省教科所的专家前来指导,市上与县上自然也有领导参加。县教体局还发了文件,要求辖区学校必须派教师参与本次教研活动。活动的承办方派出四个不同学科的老师,上一堂公开课,提供教学现场,供所有的参会人员研讨,而语文学科正好派的是我。
上完课之后,首先是分学科的评课环节。副主编于秀丽点评了语文课,还当场送了我两期《教育科学论坛》。接着,不同学科的人汇聚在学术厅,聆听了崔勇主编的学术报告。在学术厅里,我们四个上课的老师分别获得了一张四川省教科所颁发的奖状。当时,作为一个从教仅仅一年的老师,能够获得省级的奖,我非常开心。
在之后的一年两,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也不时和《教育科学论坛》的崔勇主编有接触。校长和他很熟,且比他年长,似乎曾经共事过,只是后来崔主编调到了省上,但他们之间的联系没有断。校长不时会邀请崔主编来讲学,请他传递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因此,我有机会沐浴到比较新的思想和观点。
因为工作需要,专家到访我要全程陪同。因为又要负责宣传与文化建设,所以专家的讲座我都听得非常认真,结束之后要整理成文字,甚至还会反复回看录制的视频。当然,也会和专家们一起吃饭,移樽就教,学做人,学处事,收获很大。所以,当我时隔几年之后,再次看到《教育科学论坛》时,便忆起了一些往事,想要借两期回家细细读一读。
3
我借的这两期杂志中,有一期上面有一个熟悉的作者。我在翻阅杂志的时候,在一篇文章的末尾,注明作者工作单位的地方,无意中看见了曾经工作的县城,再看看作者与文章的内容,于是又想起了许多往事。文章的作者是县城机关幼儿园的园长,我当时在私立学校工作,因为要招生,恰巧又负责对接城区的学校,所以和幼儿园的园长也有接触。
在一段时间内,我并不太清楚署名“机关”的学校是个什么概念,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才慢慢知道,机关类学校,基本是当地最好的。当时去招机关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孩子的家长大多持抵触的情绪,他们都打算,等孩子从机关幼儿园毕业之后,就送到隔壁读当地最好公办小学,不会选择私立学校。
那时候,我所在的学校处在创办初期。上半年学校还在修建,而预计下半年就开学,没有口碑,没有实际的成果,招生压力相当大。我们很希望能够得到机关幼儿园的支持,借助他们的力量,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认同,获得更多的优质生源。但是园长并不和我们谈,也不允许我们进她的校园。我们反复做工作,无济于事。校长多次亲自出面,才勉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费了很大的力气,我们的工作人员,终于有机会进入机关幼儿园。我们抓住难得的机会,给大班的孩子上体验课,给孩子的家长安排校长论坛,宣传学校,宣讲理念,这才慢慢刷得了一定的存在感。都说机关幼儿园的园长是很有才华的,见了她本人后,发现的确是这样。后来我们的校长换了,新上任的领导试图安排饭局请她,可惜对方依旧不买账。
我在《教育科学论坛》上看了到园长写的文章,换了一种形式来了解她。她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情怀。回想起当初,我们在没有任何成果的情况下找她谈合作,自然要碰壁。她是一个有气质,有才华的人。气质与才华,往往会生成个性,有才华则有个性。于是,最开始和她接触的时,因为不了解我们,为她所轻视,自然也很正常。
透过世俗的眼光,有才华的人往往被误读为高傲、高冷的人,非常难以促成工作上的合作。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反观自己,看自己是否浅薄和无知,看自己是否因为知识上达不到对方的高度,从而产生了心灵上的隔阂,做事风格上的差异,而不是一味地埋怨有才华的人,搜索枯肠,用一些尖酸刻薄的言辞,指责他们的不是。
4
因为《教育科学论坛》,我在当前的工作单位,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首次借阅。有一次在图书馆旁边的会议室听公开课,持续三节之后,我的注意力就很难再集中了。不是老师讲得不好,而是自己已经倦怠。于是,我就到图书馆去借了几本书。因为当时答应闭馆之前就还,所以没有做登记,这其实和现场翻阅差不多。
当我要办理手续把书真正借走的时候,才发现借阅的方式其实还非常传统。给你一个登记本,单独翻开一页,在上面写上姓名、书名、借阅日期等基本信息就可以了。到时候还了书,就在后面备注“已还”。人都有好奇之心,我随手翻了一翻前面的借阅情况,发现爱读书的人很多,而且他们每次都借阅五六本。
想来传统的登记方式已经很少见了。很多年前,我在天津读书的时候,图书馆就已经可以自主完成借阅的操作了。在自动借阅机上刷一下一卡通,读出自己的信息,然后自己扫图书上的条形码即可,还书也是一样,全触屏操作,非常简单。遇见自己想读的书而已经外借了的情况,还可以追踪查询图书外借的时间,自主预约下次借阅。
后来我到北京出差,在国家会议中心参加一个全球性教育巡展。巡展上,有许多公司展出教育科技产品,其中就有电子图书柜,它外形上有点像饮料零售机。电子图书柜里的书,阅读者可以自主借阅。这个电子图书柜主要是提供给学生借阅的,安装的有摄像头,便于实现大数据统计,让老师知晓哪些人的阅读习惯好,哪些人的阅读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见到传统的借书方式之后,又让人不禁想起一些往事,也不禁让人感叹,沿海地区与西部农村之间的教育差异之大。那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力以赴,把自己已有的经历和经验,盘活为教学资源,同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5
在之前工作的几所学校里,我累积借书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一开始在成都的学校工作,在图书馆呆过一个多月,那段时间,主要集中精力在弄学校宣传片的文案。虽然是在图书馆里,但是根本没有时间去翻一翻图书馆的书,更不用说把书借走。
接着在遂宁私立,工作非常忙,阅读成了比较奢侈的事。图书馆我是要去的,我的写作兴趣班的上课地点就在图书馆,但是几乎不借书。再后来去到公立学校,也不爱去图书馆,有时候收到快递,会去图书馆领取,其余的时间几乎不去图书馆。
但不在图书馆借书,却并不代表我不学习。学习的途径多了,走借书学习这条道路的次数就少了。不借书是怕忘记还书,买书的时候比较多,而且一次性不止买一本。人生无处不相逢,多读一点书,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目前我在农村中学从教,不像以前,因为工作的职责所在,有很多机会向不同层面的领导、专家学习。现在,更多的只有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教育科学论坛》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杂志,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前瞻性,相信坚持长期阅读,一个人的从教之路,一定会打开新的美好局面;一个人的教育生活,一定会有新的幸福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