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次平凡的晚餐,那是一对相爱的恋人。
温暖明耀的灯下,两个人相对而坐,言语不多,只是低头而食,吃得天翻地覆后,抬头相视,均是泪眼朦胧,并不断用纸巾擦拭眼鼻,其实这些与爱情无关,是火锅让他们如此感动。你问我爱你有多深?那就一次让你辣个够。
是什么让寒冷的冬天热血沸腾?是火锅;是什么让炎热的夏季食欲倍增?是火锅;是什么在每一次挥汗如雨之后依然回味着酣畅淋漓?是火锅;是什么在每一个别来已久之后依然向往着大快朵颐?是火锅。
火锅,本是川渝之地的特色饮食,其操作之简便,食物之丰富,口味之绝美,形式之随意,深得人心。仿佛一夜之间,神州大地之上,火锅,依仗麻辣鲜香纵横天下,风起云涌,成为一种时尚的饮食潮流。
自古英雄不问出处。且不说火锅源起何时,也不论火锅发自何方,更不谈火锅发展历史,这些留待专家学者们去动脑筋吧,单单是火锅今日能令大江南北不同口味的人们普遍接受并津津乐道,成为中国最近亲和力的饮食形式,不能不说是火锅的奇迹。
锅里翻起三江水,炉火烧成红玫瑰。吃火锅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妙不可言:持续供热的热源——炉火,盛煮底料的容器——汤锅,挟涮食物的工具——筷子,由食者自烹自食,掌握节奏,调节火候,静观鼎中之变,亲自领略既作厨师又作食客的双重感觉。吃火锅,妙就妙在这“厨师兼食客”的双重感觉,不必过分拘泥于小节,自烫自食,自选自烹,这是吃其它菜肴不能比拟的。
火锅要吃好,首先要烫好,而各种食物涮烫的时间、火候是颇有讲究的,否则就体现不出菜品的鲜、脆、嫩,早了就生,不能吃,过了就老,咬不动。火锅的麻辣鲜香,刺激着人们食欲的同时,也调和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不容置疑,火锅是最适合多人同时进餐的餐饮形式,三朋四友,亲疏远近,看着一锅红火火的油汤滚滚翻动,热闹喜庆的气氛由然升起,随着各色菜品纷纷下锅涮烫又被频频挟食入口,所有的话题就在这热腾欢快的节奏中引伸、扩张或浓缩、消退,真乃是“尝火锅麻辣鲜香味,品人生豪爽喜乐情”。
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鸳鸯锅”、“子母锅”,更是人性化了火锅的内涵,丰富了火锅的品类,扩展了火锅消费群体。
凭心而论,火锅原是土著餐饮形式,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和地域特征,在过去的年代里只是底层劳动人民的独特简便饮食方法,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时过境迁,火锅经营者们将文化全面引入具体的管理中,强调店堂布置、饮食环境、服务礼仪、文化包装、历史整合,特别是重庆火锅,成为近几十年来中国传统餐饮增长最快的一匹黑马。
曾经有一对恋人,常常约会时吃火锅,吃得热泪盈眶。最爱的时候,女孩问:“你有多爱我?”他答:“似一锅沸腾的火锅。”这是个令女孩满意的答复。然而,象大多数校园情侣的结局一样,他们深深地想爱过,然后永远的分别。
十多年后,两人相遇了,又在一起吃火锅,依然吃得很热烈,却没有了眼泪,隔着热气,他们看到了彼此的冷静和沧桑。临别时,他说:“我能做你的情人吗?”现在有一个情人实在是很平常的事,而初恋的人做情人,有什么不好?她笑笑,指了指冷下去的火锅说:“热腾腾的汤冷却了,再吃会是什么味?”
是的,趁着花样年华,不枉流金岁月,无论春秋,无论秋冬,来,一起吃火锅吧!大江南北食遍,找一个秀色可餐的理由,那就是红红的小辣椒,香香的辣妹子,爱上火锅,爱上火热的生活!
爱上你就像爱上火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