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晓白
01
自学生时代起,就一直很喜欢香港影视作品。它与大陆剧拖沓冗长的婆媳战、闺蜜撕、夫妻吵、恋人闹不同,从来都是情节紧凑,却又峰回路转、环环相扣。
当然,近年来香港电影日渐式微,稍显颓势。
重温这部2012年上映的《桃姐》,源于对香港女导演许鞍华的关注。影视方面作品繁多、成就丰富的她,一生未婚,无儿无女,更重要的是,她买不起房子,和母亲租住在香港的北角。老之将至何去何从,恐怕也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这部《桃姐》,将镜头对准了香港的老人院,用细腻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对主仆(罗杰与桃姐)之间那种不是亲情又胜似亲情的感人故事。
人生在世,白云苍狗白驹过隙,老和死,是最终的归途。导演在冷静和克制的叙事中,在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与人文关怀下,把目光聚焦在“生死”这样沉重的话题上,用心铸造了这部平淡中见深意的写实电影。
02
平淡中见深意的镜头有这么几个:
桃姐在菜场买菜,要戴好眼镜、穿起脏外套,然后一个一个地挑选----这体现了桃姐作为仆人的尽职尽责以及节俭本性;
罗杰想吃牛舌,桃姐担心他的心脏,嘴上说“不要吃了”,但后来还是给他做了卤牛舌----虽是主仆关系,但桃姐拿罗杰当孩子一样疼爱;
桃姐中风住院,神父给她读《圣经》“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罗杰安慰她“血管手术有时,胆囊手术有时”,桃姐接了一句“吃奶嘴有时,进棺材有时”----桃姐的乐观豁达,显露无疑;
在医院里有好事者问桃姐,罗杰是不是她的儿子,桃姐不知道说什么好,罗杰说,对,干儿子----在主仆关系面前,这是罗杰对桃姐身份的最高认同;
两人在饭馆里吃饭,罗杰给她夹鱼----家常的布菜动作,透漏出血脉至亲才有的亲昵;
罗杰带桃姐参加自己拍的电影首映礼,桃姐此生第一次穿珍藏许久的名贵衣服,精心打扮自己赴会,两人手挽手,开心地互称“大美女”“大帅哥”----不是亲母子,胜似亲母子,我人生的重要时刻,想和你分享。
这些平淡的镜头,温柔妥帖。导演(或者是罗杰)给桃姐的晚年画了一幅花好月圆的良景,尽管前途依旧茫茫,尽管终究会死别生离,但此刻是人性中最美好知足、最现世安稳的时刻,这些都足够让人对生命的归途甘之如饴。
是啊,我们的生命中,纵有千种繁华,也还是会有不圆满和缺憾,太阳升了会落,花开了会谢,就连亦步亦趋的影子,在下雨天也是缺席的。而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在拥有时珍惜,在生离或死别后,心藏生生不息的念想,就足够了。
除了这部《桃姐》,还有同属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以及罗启锐导演的《岁月神偷》,都是平淡中有深意,平淡中见真情,都是导演在大时代背景下,对个体生命经验的反思。
《桃姐》: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
03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罗杰像照顾母亲一样照顾桃姐,带她出去吃饭、散步;桃姐去世后,罗杰吃着饭都味同嚼蜡、难以下咽,悲伤弥漫至整个屏幕。
桃姐的葬礼,大家安安静静地坐着,此时的镜头,没有大描特描“悲情”,这是导演不落窠臼的手法----其实,影片如此,人生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寥寥可数的绚丽,可不都是平淡如斯吗?
看着大家参加桃姐的葬礼,我脑海里倒回的镜头是,那天罗杰和她看完电影首映礼出来,他们牵着手走过夜色下静谧安宁的街道,那一段无声而温柔的夜路,是不是导演在希冀着,我们每个人,在生命之路的末尾,能无悲无喜,安然度过?
神父说:《圣经》上说了,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
神父还说: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自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怎样去安慰别人。
生命这条河,愿你我,从开始到结束,都能幸福泅渡。
(全文完)
感谢阅读,往期影评回顾请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