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2017年6月5日到2018年3月29日,我已经在医院实习十个月了。
纵观古今中外,古有鲁迅弃医从文,外有斯坦福大学天才医生保罗弃文从医,而今有董氏翠花,弃医从互联网。村里二蛋笑着:“你看董氏翠花不务正业”。村口理发店的Tony总监也笑曰:“读大学有什么用”。
报考大学时面临选择,要么学医,要么当老师,幻想着以后被称为医生,顿感无比神圣,毅然弃文从医。
对于医学生而言,只要专业选的好,年年期末像高考。上课所学课程极其杂,人体解剖、生理生化、中药中基、内外儿科、针灸推拿......医学院自古以来流传:生理生化,必有一挂。想想以后江湖相见给我看病的是我那考60分的同学,给我拿药的也是我那考60分的同学,自己认真学习,也不忘记拉室友一把。
学了这么多“绝活”,我一度以为自己文能拿中药作词,武能动刀子解剖,毕竟解剖个牛蛙、小白鼠也是家常便饭。而实际上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既不能给患者动手术也不能给患者打针挂水,我是康复治疗师。
学校老师鼓吹康复多有前景,而根据往届学长学姐的就业去向来看,大多数只能回老家的县城医院,能进去三甲医院的大多是关系户。口号吹的有多响亮,现实就有多啪啪打脸。
在县医院拿着三千块的工资,一眼就能看到未来,人到中年就成了油腻大妈。这绝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岁月静好不是不好,只是你对自己还有想象吗?如果躺在现世中拥抱安稳,我们之于世界,犹如尘埃依附于土地,找到了最合适和最不显眼的位置,舒服地待着,消耗自己的时光兑换享受,流年似水过。
然而我过这一生,不仅希望自己舒服,还希望自己变得很牛。
我要把对自己所有的想象都实现。
02
逆着光的方向更适合生长。
从大一开始我就逆着光生长,跟同学创业做本校生活服务APP,三个月用户数覆盖本校70%。开始创业时我和男同学在街上到处找商家谈合作,遭受无数白眼。用户不活跃时,我一个人用着10个马甲号,可卖萌可耍帅,成了中二精分青年。
夜晚十一点在学校贴传单,没有逃脱保安叔叔法眼,被喊去保安室“教育”一顿,我们低下头迎合着说是是是,出来后我们相视而笑。这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后来这个项目获得安徽省赛最佳投资奖,后来我知道了我做的那些事在互联网界叫产品运营,也认识了张亮、老黄、小贤这些运营大佬,后来到大三我抓住了去广州做交换生的机会,在BAT某厂实习。
互联网,就是我要真正追寻的光。
03
梦想就像泡沫,一触就破。
按照我原本计划的人生轨迹,我会继续找大厂实习,刷经验,然后成为offer收割机,留在北上广深打拼,成为一名互联网精英。
从农村到大城市,从普通本科医学生到互联网精英,我一度以为我会成为别人眼中那个“拥有开挂人生的姑娘”。
在做交换生之前,学校承诺大四可以继续留在广州,广州是我离梦想最近的地方,相对于十八线小城市,有太多进入互联网公司的机会,我暗想我一定会留在这。压力很大,工作时间九九偶尔六,但真正见识到了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模式。当你的小小动作就可以影响百万用户时,这种成就感让人兴奋。工作很自由,可以很屌丝的穿拖鞋上班,大概是互联网公司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我实习了快半年时,学校出尔反尔责令我们回学校安排的医院实习。于是在过完2017年的六一儿童节后,穿上白大褂的我灰溜溜去了医院搬砖。
挣脱不掉权力拥有者制度与规则的捆绑,权利成了无稽之谈。
04
我是一名康复治疗师,我是别人眼中推拿按摩、抱大腿的民工。
“你们这里有漂亮妹妹可以按摩啊?多大了?身材怎么样啊?”
“先生,这是康复治疗,大保健出门右拐,谢谢”。
这样的对话,经常重复上演。
《恋爱先生》里的金牌牙医上班时光鲜亮丽,享受着一群美女的拥戴,而实际工作时我们一边受着气忍更年期主任,一边催着分给我的那只“腿”快到碗里来。
以前86斤的我,软萌易推倒。现在的我,可以给200斤的患者翻身、坐起、辅助站立。
以前的我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现在的我,每天从PT床上到床下,从左边到右边,从床头到床尾,循环往复。我反复告诉自己,这一点不像驴拉磨。
05
背着制度的枷锁,负重前行。
体制下的医学生,你们真的很惨。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实习没有工资,白白干活十个月,还要忍受患者和家属的无理取闹。一周工作六天,还有24小时值班,请假难比登天,医院美其名曰为了安全着想,限制人身自由。
这就好像部分中国式父母打着爱护孩子的名义,限制选择的自由,还冠冕堂皇说着“我这是为了你好”。
这十个月毁了我曾经所有的想象。
别人可以全国到处跑宣讲会的时候,我在医院搬砖。
别人可以用这个十个月去实习拿offer,我在医院搬砖。
参加秋招屡屡受挫,一度怀疑自己有轻度阴郁症,焦虑头疼,压力大到睡不着觉。身体被限制了自由,心灵还在想象更多可能性,在离研究生初试还有两个月的时候,我选择了去考研。
06
柳暗花明又一村。
十个月让一个人变化很多,十个月我也不是一无所获,我在尽力实现新的想象。
白天在医院上班,晚上看书,猛灌咖啡。考研前一个月还在医院值班24小时,累计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学习,最后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
拟录取协议书在医院实习同时也一边找工作,通过社招拿到3个offer。
偶尔写写文字,顺便做线上兼职,获取了些收益。
我在争取把对自己所有的想象都实现。
总是妄图超越那个被眼下环境塑造的自己,始终避免跟这个圈子里的大多数人变得都一样,不停地去探索、去发现自己身上的新可能,不停地去创造更棒的东西,不停地蜕变而始终如新。
经常问问自己,你还可以怎么样?
这是更加有力和强劲的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
做为过来人,坚定信念,提前做好人生规划很重要,学医学毕业出来不像技工毕业生有手艺光环,也不像互联网,自动化行业那么奇妙,我们更多的是别人以为我们医学生头顶着上流社会的光环,屈尊降贵,其实我们自己心里清楚,医学知识可用面比较窄,禁不起大社会的洗礼,所以还是有一技傍身,以免错失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