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几层,几十层甚至上百层,这些高楼大厦在封顶时都会在外房墙面正中并列的挂着几幅长条形的红绸,尚书白体大字庆祝某园成功封顶或庆祝某花园成功封顶,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这大概就是开发商在建房完工前举行的一种简单祝福仪式吧。 暮然回想到年少时,家里的建房情景。 在我们乡村一直都是自建房,人们在各家自留地上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和人口的多少,决定盖一层的瓦房或是二层的小楼,盖房的材料自备,建房的师傅另请。 决定盖房,按照家乡的风俗,父亲先请了附近乡里那位小有名气的地理先生帮忙看了准备建房的土地风水。只见他手执罗盘,口中念念有词,不时这儿瞧瞧那儿看看,最后说了二字“宜建”。接着又帮忙择一开工的吉日。 开始准备建房的材料,因采办建材的地方比较远,这可把我的父母忙坏了,他们可谓是带着朝露出门,披着月光而回,今天去窑厂,明天去砂石场,后天去木材厂,一切准备就绪了,静待吉日的到来。 过去盖房可都是体力活,一个砌墙大师傅佩一个做杂活的小师傅。建一栋二层小楼需要四五个月是常有的事,这与现代城里的机器化作业,工作效率完全没有可比性。 师傅们在鞭炮声中开始施工,首先是打地基,只见建房师傅们围着一个一米高的方形石墩,这个石墩足有三四百公斤,上面系着几根粗的麻绳,麻绳的另一头紧紧攥在师傅们手里,在领班师傅的一声令下,他们一起用力抬起,放下,再抬起放下。很快,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虽然很累,但他们一鼓作气。很快,屋子第一被石墩结结实实地压了一遍,地基打好了,接下来是安心的砌墙,大小师傅配合的很默契,小师傅预先一部在地基附近的空地上用铁锨把砂石水泥用水拌好,然后用小铁桶装满,拎给负责砌墙的大师傅,你看大师傅左手拿砖,右手执一长柄瓦刀迅速地在小铁桶里挖起一刀子沙石浆,均匀的抹在砖面上。垒到丈量好的地基上。就在刀起砖落间,墙体在一天天长高,日子也在忙碌中一天天过去,虽然辛苦,但却很充实。 四个月后的一天,领班的师傅对我父亲说“明天上梁,你家准备一下"。上梁就是由建房师傅把正梁抬上屋顶,上梁的时候,鞭炮声响起,上梁仪式开始,可能各地习俗不同,在我们乡村,可是既隆重又热闹的事。由房主家事先准备一个小八斗,外面贴着一菱形红纸,写着一个大大的“福”字。里面装有馒头、糕、水果糖、花生。满满盛了一小八斗。这是为乡邻抢梁用的,据说,这天去的人越多越吉利。于是,我的母亲挨家挨户去请。“张大婶,我家明天早上上梁,记得和你的娃去啊!"“王大宝,明天婶子家上梁,可要去抢梁啊"。 第二天早上,当太阳冉冉升起时,人们陆陆续续的来到我家新建的房子周围。八时八分准时上梁,有两个木匠师傅抬着中梁,稳稳当当往上抬,与此同时,鞭炮声响起,中梁不钉不卯,平放在早已预备好的凹槽内。这时,站在中梁边的领班师傅,右手持釜,弯腰用釜柄,轻敲中梁三下,大声说道:“鞭炮响,华堂亮,子子孙孙状元郎,财源滚滚进家门……"领班师傅说完一长串的吉祥话,把主人家先前准备好的小八斗单手抱着,另一手抓向八斗里面的馒头、糕等从正南方开始向四面抛下人群也开始骚动起来,大人小孩争先恐后的去接高空中抛下的食品(这就是抢梁)你看王大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上前弹跳起,抬手接住的一个大白馒头笑嘻嘻地放进身上斜挎着的蓝色布包里,又朝下一个目标奔去。张大婶正低头弯腰去捡落地在地上的水果糖。不远处,小胖与二丫吵起来了,只见二丫双手抓住小胖握着糕的手,二丫说:“是我先看到的。"小胖紧紧攥着糕,说:“是我先抢到的。"没有人来帮忙调解,大伙都忙着想让自己多些收获。这时站在屋梁上的领班师傅,大声喊道:“二胖、小丫。叔叔向你们那儿再拋一些,小胖你是男生,让给二丫吧!"说完又真的向小胖二丫方向抛去两把食品小胖高兴的把高让给了二丫,去接上面抛下来的食物。一场小小的分争就这样被化解了。等到小八斗里的食品抛完了,一场热闹的上梁仪式也就告一段落。
一场上梁仪式,人们是高高兴兴的来,开开心心的回。
不久,一家人搬进了期盼已久的小楼,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