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去年,在看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查尔斯震撼了。我长久地沉浸书中不能自拔,也立刻喜欢上了毛姆的作品。于是我暗暗下决心,有时间要阅读他的其他书籍。
偶然,我看到了一句话:“ 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刀锋》”在那一刻,我便决定下一本毛姆的书就是它了。
在我看来拉里与查尔斯有些相似,都是那种追求极致纯粹的人,为此他们可以放弃一些身外之物,也能承受独自一人追求的孤独。不过这两本书里的主角都有原型人物,《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主人公是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刀锋》里的主人公拉里是以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的。
小说的主人公拉里一战时服役于空军,是一名飞行人员,战友之死让他思考生命与战争的残酷。退伍后,拉里不上大学,不结婚,也不愿就业,抛下亲友,到欧洲游荡,最后远赴印度,在静修院受到启发,顿悟了生命的真义。
而所谓的真义,所谓的救赎与幸福,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这短暂但却精彩的一生!
-02-
这本书里的其他人物也很有意思。比如热爱交际却心地善良的艾略特,粗粗看,令人不禁厌恶他对世俗和身份钱财的过度执着。不过,久了却被他的真诚和可爱打动,看他如此享受自己周旋于各种上流社会,我也不禁思索到底哪一种人生是值得的人生呢?自己喜欢,不后悔就好。
初看拉里的未婚妻伊莎贝尔时,我特别喜欢,甚至有些敬佩。敬佩她的内心强大,与拉里分手还能做朋友,与格雷结婚也过的很好,在经济危机后与多年未见的“我”相见时还越来越美。真是一个清醒、理性、克制的女性啊!
可后来,伊莎贝尔在拉里准备与索菲结婚时,露出了嫉妒的面孔和“丑恶”的心计。从这里,我开始讨厌她。之前,我可能把她当“女神”,但她却是一个有着各种私欲的普通女性。因而在实际情况下,她的做法情有可原。这里,我非常佩服毛姆能把一个人物塑造的这么丰满,让人又爱又恨。
我最喜欢的女性人物是苏珊娜。她原先是一个情妇,后来却从情妇转变成了画家,更拥有了一段不错的婚姻。她十分清醒,情商也高,知道自己要什么,与别人好聚好散。她想做画家了,就去做,当然也归功于过去耳濡目染地学习了一些技巧。她画的不好,就发挥自己的长处配色。
至于索菲,她是书中最令我惋惜的人。那个单纯的小女孩,那个喜欢读诗的小女孩,长大之后过上了有过令人羡慕的幸福日子,在突然遭受的丧夫失子之痛之后,从此一蹶不振,不能自拔,并由此堕落下去,直到被打发到巴黎,而最终死于非命。
其实,索菲是书里除拉里外最接近月亮、内心最纯粹的人,但又没有能力强大到独自去追求月亮,她没有拉里的财力。但后来的一切又让她什么都不在乎了,随心所欲地堕落。
其实,她一直活的很真实。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这句话:“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索菲失败了,一条长长的刀痕一直割到两边耳朵,死于非命。
最后,虽然刀锋不易越过,但也愿你我都能越过刀锋,活出想要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