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随笔-人命呼吸间

作者: 易小辞 | 来源:发表于2023-03-14 06:16 被阅读0次

竹窗随笔2

人命呼吸间①

一僧瘵疾②经年,久惫枕席,众知必死,而彼无死想,语之死,辄不怿③。予使人直告,令速治后事,一心正念!彼谓“男病忌生日前,过期当徐议之耳。”本月十七日乃其始生,先一日奄忽④。吁!“人命在呼吸间”,佛为无病人言之也,况垂死而不悟!悲夫!

【注释】

①人命呼吸间:语出《四十二章经》。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②瘵疾:指肺病。

③不怿:不高兴。

④奄忽:此指死亡。

【译文】

有一位僧人患肺病已有多年了,久已不能起床,近来病势更加沉重,众人都知道他快要死了,而他自己却不认为将近死期。如果有人在他面前提到死,他便不高兴。我怜悯他,派人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死期将至,并劝他赶快安排后事,然后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那知他听了却无动于衷,回话说“男病最忌在生日前,等我过了生日后慢慢再议吧。”本月十七日是他的生日,不幸就在这生日的前一天死了。唉!“人命在呼吸间”这句话,本来佛是对无病的人说的,何况病至垂危的人,竟至死犹执迷不悟,真是可悲啊!

【感悟】

“人命呼吸间”,但不自知,总以为当下的种种可以延续,无常观不太容易提起。返观己心,目前还算年轻,无灾无病,遇事不为难自己,貌似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应该是个长寿的,迷之自信觉得自己会长命百岁,我执还是挺重的。

看到这则随笔不由想起颜子,那样一个常居学地、安贫乐道、以德行著称的人,却会蚤死,这样的贤者给到这样的示现,带给小白的震撼还是蛮大的。以此又怎能坐视不理那些颠倒想呢?从一出生,有些业已然成熟,坦然接受每一个果,光阴有限,当己躬生死大事。

相关文章

  • 人命在呼吸间

    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说,“人命在呼吸之间”。一气不来,便属后世。故而当下念佛、忆佛时,当下忆念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佛...

  • 竹窗随笔

    心怀感恩让人减轻压抑的情绪, 心怀感恩让人多些灿烂的笑容, 心怀感恩让人生添魅力的胸襟, 心怀感恩让人放下怨恨的无...

  • 《竹窗随笔》

    初读《竹窗随笔》,在一个晚上,朋友的旧书店里,我要的书基本都选完了,放在桌子上已打包好。(所谓的打包不是装进包装袋...

  • 《竹窗随笔》选读

    来生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净土,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报,亦多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有...

  •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贱者忧无官,慕贵人之为乐,而不知贵人有贵人之忧也。贫者、贱者、富...

  • 《每日好句》20181226

    1.人命只在呼吸间,如能抱着过“秒关”的心态,就会爱惜生命、珍惜人生。

  • 读《竹窗随笔》有感(三)

    对境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

  • 读《竹窗随笔》有感(八)

    憎 爱 语云:“爱其人及其屋上之乌。” 言爱...

  • 读《竹窗随笔》有感(二)

    心喻 心无可为喻。凡喻心者,不得已而权为仿...

  • 读《竹窗随笔》有感(七)

    佛经不可不读 予少时见前贤辟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竹窗随笔-人命呼吸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wc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