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窗随笔3
古今著述
予在家时,于友人钱启东家,一道者因予语及出家,渠云:“不在出家,只贵得明师耳。”予时未以为然。又一道者云:“玄门①文字,须看上古圣贤所作;近代者多出臆见,不足信。”予时亦未以为然。今思二言皆有深意。虽未必尽然,而未必不然也。以例吾宗,亦复如是。因识之。
【注释】
①玄门:指道教。老子《道德经》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故称玄门。
【译文】
我以前在家时,曾在我的朋友钱启东家聚会。有一道士听我提起要出家的事,他便对我说:“学道不一定要出家,最重要的是要得到明师善知识的指点。”我当时听了很不以为然。又有一位道士对我说:“看道教的文章,须看上古圣贤的著作。近代人写的文章多出于自己主观的想法,不足以使人生信。”我当时听了也不认为他的见解是对的。现在回想那二位道士的话,原来都含有相当的深意在,虽未必完全正确,但也不能说都没有道理。以佛门为例,也的确是这样的。因而把它记录下来。
【感悟】
出家,与己而言犹如天堑,此生应是无缘。名师可遇不可求,竟侥幸得之,小白无憾。“玄门文字,须看上古圣贤所作”,这一点门槛很高呀!返观自身,基础薄弱,若仅凭一己之力阅读上古典籍,难以入门。感恩善知识的引导,手把手带着补足缺失的短板,才使得小白有幸一览古文的玄妙。
近代也有高人及著作,只是需要自身有一定的智慧去简择,“乱花渐欲迷人眼”,稍不留神,易误入歧途。经典往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自己还须多向其靠近,溯本求源,逆流而上,多去探究、寻伺、躬行践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