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类人,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情绪,一声不坑地就把别人拉黑,然后默默躺在别人的列表里。
早上起来,手机里弹出了几条昨晚发来的微信。我打开一看,是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友。
“在吗?”
“最近手头宽裕吗,能不能借一点钱”
见我迟迟没有回复,他最后又发了一句:“要是没有也没事,我找别人。”
当我正准备问他,发生了什么事,要多少的时候,一个红色的感叹号触目惊心地出现在眼前。
他居然把我拉黑了。
我瞬间觉得很莫名其妙,难道晚上十一二点,不是睡觉的时间吗?再说,就算我真的没钱借给他,也没有必要就这样一声不坑地把我拉黑吧。
整个早晨,都笼罩着这种被人拉黑委屈不开心的情绪中。或许接下来的一天,都会这样。
微信之所以开发“拉黑”这个功能,是为了给用户屏蔽一些骚扰信息,屏蔽一些讨厌到极致的人的。可是,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也会被人列入这类人里,并且还是一位曾经关系不错的故友。
可是仔细想了想,我并没有做错什么啊。
第一,我没有在朋友圈做过微商,频繁发日常。
第二,我没有做过令他讨厌,并且严重影响到他生活的事。
既然问题不出在我,那我有什么好自责的。明明是他拉黑我在先,抛弃我们的友谊在先,我有有什么理由去怪罪自己呢,并且他这种漠视友谊的行为,真的,特别特别可耻。
大家你来我往,都是成年人,我借你钱是情分,不借是本分,我没有义务借你钱。况且我也没有表明不想借你钱,你在我发表自己观点前,就把我给拉黑,这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你觉得我们友谊走到头了,你也应该跟我说一声:“我觉得我们不适合当朋友了,我们不能患难与共,微信互相留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样一针见血,我觉得你说的不无道理,大家互删,从此互不打扰对方的生活。这样多好,不落仇恨,光明正大。
而这种自私的单删行为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满足你短暂的情绪吗?可是有没有考虑过对方的情绪呢?
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不理解这种幼稚的单删行为。总觉得,这种事情是小学生才会做的。可是没想到有一天居然会发生在自己的生活中。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如果会做人,情商高。不管是因为借钱还是别的事情,都不会一针见血的就断绝和另一个人的关系。友谊的开始和结束都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不是某天我看你顺眼,就延续,看你不爽了,就断掉,这种表现其实是一种伪装自己,欺骗自己的内心罢了。
一声不吭的拉黑,会给自己招来很多不必要的仇恨,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能够交到那么多朋友,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你对我真心,我自然也会掏心掏肺地对你,你让我觉得我不值得对你好,那也情有可原罢了
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做这些拉低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