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疾病:即疾变成了病,《说文解字》曰:“病,疾加也。”意思是指,病比疾更加严重。
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说:“轻者为疾,重者为病。”就是说人们将小病称作疾,比较严重的情况称作病。
本文的“疾病”意为:病情非常严重。
病间:音bìng jiàn,也作“病闲”,古方言,意为病情好转。
汉扬雄的《方言》曰:“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间。”
明代李攀龙曾创作一首诗叫《病间荅许殿卿》。
诈:欺也!形声。从言,乍声。从言,说明与言论有关。诈的本义为欺骗,如《荀子·脩身》:“匿行曰诈。”
诈也指不务实、虚伪,如《吕氏春秋·务本》:“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贾谊《过秦论》:“先诈力而后仁义。”
诈也指陷害,如《荀子·富国》:“掎挈(jǐ qiè)伺诈。”意为:抓住别人的过错,等待机会陷害。
诈也指假装、冒充,如《史记·陈涉世家》:“诈自称公子。”
诈也指诡谲,如《左传·宣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诈也指用语言试探,诱使对方露真情,如《红楼梦》:“谁不知道李十太爷是能事的!把我一诈,就吓毛了!”
死人在入殓前突然站起来的奇怪现象叫诈尸。
葬:藏也。会意字,死在茻(mǎng众多的草)中,指用草或者棺木掩埋、处理死人遗体。如《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荀子·礼论》:“故葬埋敬藏其形也。”
葬也借指残骸以某处为归宿。如:死无葬身之地。也指断送、毁灭,如: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埋葬死者的次数有“一次葬”、“二次葬”、“多次葬”等,叫葬制,比如客家人流行“二次葬”,死者埋葬多年后,其后人会把死者遗骨拾起装入“金瓯”再次下葬。
埋葬的形式叫葬式,分为: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洞葬、树葬、沙葬、风葬、悬棺葬等。
路:道也,形声字,从足(脚),从各(来到),各亦声。臣铉等曰:“言道路人各有适也。”
从足表示脚的动作;各字上边是脚指向下的脚形,下边是口形,意为:足至坎中。“足”与“各”联合起来表示“走到十字路口”
路本是道,如《书·胤征》:“遒人以木铎徇于路。”
道是走向目的地的途径,所以路又引申为途径、门路、经过、规律、道理的意思。
路还可指败亡、赢弱。如《孟子·滕文公上》:“是率天下而路也。”
路也指姓,帝喾有子挚,挚生子玄元,在唐尧为部落首领时,玄元因功封为路中侯,建路国,历经虞舜时期和夏王朝一直为侯爵,其子孙以国名为姓氏,称路氏。
全文理解为:
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让孔子的学生做了治丧的家臣。孔子病情好转,说:“很长时间了,子路搞欺骗啊!我没有家臣却设立了治丧的家臣,我欺骗谁呢?欺骗上天吗?况且我与其死在治丧之臣的手里,不如死在你们几位手里,而且我纵然不能够像大夫一样有隆重的葬礼,我还能死在道路上吗?”
子路是孔子早期的弟子,他们之间感情非常好,子路以为孔子这次必死了,所以想为孔子举办一场隆重、风光的葬礼,让孔子享受死后的哀荣。没想到,他的好意却反被孔子训斥。
孔子虽然做过大夫,但很短暂,按照周礼,孔子没有资格以大夫之礼安葬,所以,子路的做法就违反了礼制,是一种严重的僭越。
把礼制看得比命还重的孔子来说,子路的做法,他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如果真的按大夫丧礼安葬孔子,那只能让他蒙羞。故而,孔子才会对子路发出愤怒的指责。
一直以来,好心肠的人都会受到社会的称赞。但是,好心肠也要有智慧,不然可能会费力不讨好,将好事变成坏事。甚至会害人。
被儿子的好意害死的两个人
周亚夫,沛郡丰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太尉周勃的次子。西汉时期名将,官至丞相。
公元前158年(汉文帝二十二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文帝急忙调边将镇守防御。
为了警卫京师,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周亚夫守卫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
文帝为鼓舞士气,亲自到三路军队里去犒劳慰问。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
文帝到了周亚夫的细柳营,和先去的两处截然不同。前边开道的被拦在营寨之外,在告知皇帝要来慰问后,军门的守卫都尉却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皇帝诏令。 ”
等文帝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才命令打开寨门迎接。守营的士兵还严肃地告诉文帝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车夫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
到了军中大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介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欠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将士们行军礼。
劳军完毕,出了营门,文帝感慨地对惊讶的群臣说:“这才是真将军啊!那些霸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是儿戏一般。如果敌人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也要被俘虏了。可周亚夫怎么可能有机会被敌人偷袭呢?”好长时间里,文帝对周亚夫都赞叹不已。
文帝病重弥留之际,嘱咐太子刘启说:“以后关键时刻可以用周亚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文帝去世后,景帝让周亚夫做了车骑将军。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周亚夫以太尉身份率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五年后,迁丞相。后因谏废栗太子刘荣等诸事触犯景帝,梁孝王又数言其短,致遭猜忌。
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年老了,他的儿子想在父亲去世后把葬礼办体面些,便从为皇室制作器具的工匠那里买了五百件盔甲盾牌,准备将来给父亲殉葬用。
这些器具都很笨重,周亚夫的儿子请人搬运但没有给够工钱。其中有人很不满,就告发周亚夫,说他偷偷购买皇家器具,准备反叛。
汉景帝知道后,便让廷尉审讯周亚夫。周亚夫根本没有造反的想法,当然矢口否认。
但是狱吏揣摩皇帝的心思,便诬陷说他想到地下造反,并把他囚禁在监狱,严刑逼供。周亚夫十分生气,以绝食的方式进行抗议,最后吐血而死。
袁世凯,生于河南项城的一地主豪绅家庭,故人称“袁项城”。
袁世凯曾两度名落孙山,他不愿留在乡间做土财主,因此开始考虑在外闯荡。
当时袁世凯曾作诗《感事》一首以自勉:“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此诗被认为是他少年时代便有了远大志向。
1881年10月前往山东登州投奔他父亲袁宝庆的结拜兄弟,驻防当地的吴长庆。吴长庆幕府中囊括了张謇、周家禄等名士,袁世凯在他们的指导下砥砺磨练,纨绔之气逐渐消失,被破格任命为帮办营务处。
第二年,朝鲜内乱,袁世凯乃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从此走上了他的发迹之路。
从袁世凯的个人能力来说,他有任事之才、治军之能,为近代中国一个难得的务实干练能臣。
他的功劳,主要有这么5个方面:
(1)废除了在中国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大办现代教育,兴办了各级新式学堂,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延纳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新学精英并委以重任。
(2)从小站练兵到接掌北洋集团,建立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支新式军队。
(3)废除衙门创立警察治安管理模式,领衔仿效西方建立巡警制度,成立中国第一支警察部队,令中国军警分离。
(4)积极开矿设厂办公司,发展实业经济,甚至在遭谴归隐之后还说出“官可不做,实业不可不办”的话语,对中国的军事和工业化有很大的贡献。
(5)高举“立宪”的大旗,几乎是孤军奋战请求立宪,对晚清宪政的形成至关重要,为中国民主进程的推进所作出不可磨灭的的贡献。
袁世凯一生最大的污点就是称帝,他原本从未起称帝之心,只想安生做着自己的大总统,救中国于危难,但却被自己儿子给坑了。
袁世凯喜欢看《顺天时报》,他认为《顺天时报》代表着大部分人的意愿,俗称民意。
袁世凯长子袁克定不惜耗资3万元雇人假造一份天天刊载拥护帝制消息的“顺天时报”,专供袁世凯阅读了很长时间。
就这样,袁世凯就稀里糊涂称了帝。等他发现,木已成舟,称帝已成定局。一世英名,因称帝一事人人唾弃,遗臭万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