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汤
《石头汤》最初发表于1947年,是根据法国民间故事改编的图画故事书。

一天傍晚,三只兔子来到一个小村庄,他们想在此借宿一晚。当他们走进村里时,却发现家家户户都门窗紧闭,熄灭灯火,没人理睬他们。他们想,这个村里的人这么自私,不愿意接纳别人,想必一定不懂得什么是快乐。于是,三只兔子巧借煮石头汤,让村民一个个都自愿参与进来。随着情节的展开,使我们得以和所有动物们一起沉浸其中,学会慷慨好施,收获快乐和幸福。
《石头汤》不仅对孩子有良好的启发,而且值得每位大人阅读与深思。互相关爱让人觉得幸福,生命因真诚付出而丰盛美好!
类似的版本很多,但思想都是一样的。比如在《程序员的修炼之道》中这么描述这个故事:
三个士兵从战场返回家乡,在路上饿了。他们看见前面有村庄,就来了精神——他们相信村民会给他们一顿饭吃。但当他们到达那里,却发现门锁着,窗户也关着。经历了多年战乱,村民们粮食匮乏,并把他们有的一点粮食藏了起来。
士兵们并未气馁,他们煮开一锅水,小心地把三块石头放进去。吃惊的村民们走出来望着他们。
"这是石头汤。"士兵们解释说。
"就放石头吗?"村民们问。"一点没错——但有人说加一些胡萝卜味道更好……"一个村民跑开了,又很快带着他储藏的一篮胡萝卜跑回来。
几分钟之后,村民们又问:"就是这些了吗?"
"哦,"士兵们说:"几个土豆会让汤更实在。"又一个村民跑开了。
接下来的一小时,士兵们列举了更多让汤更鲜美的配料:牛肉、韭菜、盐,还有香菜。每次都会有一个不同的村民跑回去搜寻自己的私人储藏品。
最后他们煮出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汤。士兵们拿掉石头,和所有村民一起享用了一顿美餐,这是几个月以来他们所有人第一次吃饱饭。
石头汤的故事里有两层寓意。士兵“戏弄”了村民,他们利用村民的好奇,从他们那里弄到了食物。但更重要的是,士兵充当催化剂,把村民团结起来,和他们一起做到了他们自己本来做不到的事情——一项协作的成果,最后每个人都是赢家。
我们常常也可以效仿这些士兵——做变化的催化剂。

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也许确切地知道需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整个系统就在你的眼前——你知道它是对的。但请求许可去处理整个事情,你会遇到拖延和漠然。大家要设立委员会,预算需要批准,事情会变得复杂化。每个人都会筑起围墙,护卫他们自己的资源。
这正是拿出“石头”的时候。我们发现,参与正在发生的成功要更容易:设计出我们可以合理要求的东西,好好开发它。一旦有好的进展,就拿给大家看,让人们大吃一惊。然后说:"要是我们增加……可能就会更好。"
煮青蛙
有这么一个故事:如果你抓一只青蛙放进沸水里,它会一下子跳出来。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进冷水里,然后慢慢加热,青蛙不会注意到温度的缓慢变化,会待(呆)在锅里,直到被煮熟。

石头汤的故事也是关于温和而渐进的欺骗的故事。它讲述的是过于集中的注意力:村民想着石头,忘了世界的其余部分。我们都是这样,每一天。事情会悄悄爬到我们身上。我们都看见过这样的症状。项目慢慢地、不可改变地完全失去控制。大多数软件灾难都是从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开始的,大多数项目的拖延都是一天一天发生的。系统一个特性一个特性地偏离其规范,一个又一个的补丁被打到某段代码上,直到最初的代码一点没有留下。常常是小事情的累积破坏了士气和团队。
再举一个例子:一扇破窗户,只要有那么一段时间不修理,就会渐渐给建筑物周围的居民带来一种废弃感。于是又一扇窗户破了,人们开始乱扔垃圾、出现了乱涂乱画,慢慢的更严重的结构破坏开始了。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里,建筑就被损毁的超出了业主想象的程度,也超出了业主愿意修理的程度,而废弃感则变成了现实!
当第一扇破窗户出现时,请及时修理。

留心大图景:要持续不断地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范围的扩大,时间的减缩,新增特性,新环境),而不只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团队无需拒绝不在预计中的变化——只要我们注意到它们正在发生。记住,当出现第一扇破窗户时就及时修理。否则,我们就会置身于热水之中。
善恶随心,大小随其心量
当我们设法催生变化时,我们能否确定我们是在做石头汤还是青蛙汤?决策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石头汤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开头,即使微小,也可能引发更大更好的结果;与之相呼应的是,煮青蛙理论:一个坏的开头,即使微小,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善恶随心,大小随其心量。
本文作者万学凡,ThoughtWorks首席咨询师,武汉。作者保留本文一切权利,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