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位于集市中心,学校门口是条国道,马路对面是一排参差不齐新老掺杂的楼房,楼房背后紧挨着一条河流,河床比楼房矮了2层楼的高度。
楼房之间有几条1米宽左右的石阶,通往河边。这些石阶路是罪恶之路,踏上这条路的人只会做一件事——污染河流。
这周轮到阿寻值日,她早早的来到学校,便和一同值日的同学前往河边洗拖把。穿过破旧的操场,横过马路,往上走50米左右就有通往河边的石阶。
石阶已被人们踩成了墨青色,有的地方已破损,形成了小污滩。阿寻很讨厌走这条石阶路,一是脏,二是臭,三是有些害怕。
石阶两侧是屠夫黑黢黢的猪圈及屠宰场,猪屎味掺杂着血腥味,熏得人作呕。阿寻每次都是屏住呼吸,一口气跑过石阶。
已是深秋时节,河风有些刺骨。洗拖把的地方水位较深,称得流水有些发绿,水底有一些青苔和乱石,以及被乱石挂住的垃圾,如:碎布条,破塑料袋。
阿寻把脏拖把放入河里面,拖把周围的水立即变浊,不一会儿又变清亮。阿寻见时间较早,便漫不经心的边玩边洗。一不留神,拖把掉进了河里,拖把瞬间沉了下去,慢悠悠的往前方漂去。
阿寻惊慌得“啊”了一声,神经绷得像拉满的弦一样。她觉得自己背负不了丢失拖把的责任,脑门一热,就开始脱鞋脱袜,全然不顾自己不会游泳这事儿。
正准备下水之际,一双手拉住了她,一位陌生的阿姨吼道:“你要干嘛,天这么冷,这水这么深,不淹死也得冷死。 ”
“我要去捞我的拖把。”阿寻打着哭腔回答道。
“拖把重要还是人重要,为了拖把,命都不要了?”
“不行,没有拖把,我不敢回教室。”阿寻已急得泪汪汪。
那阿姨无奈,试着帮阿寻捞,难奈拖把离岸边太远,够不着。
阿寻连忙把鞋袜穿好,顺着河岸边跑边盯着拖把,急得满头大汗。周围的大人们都不理解她为何追着一破拖把不放,也不愿为了破拖把而去接触寒冷的河水。
“叮~~”这是上课铃声响了,阿寻急得大哭起来,她感觉孤立无援,今天定是要追着拖把跑一天了。
正当阿寻绝望时,她看到河对面的付阿姨,付阿姨是奶奶的亲侄女,她一定会帮自己的。阿寻扯着嗓子大喊付阿姨,求她帮忙捞拖把。
付阿姨告诉阿寻别担心,拖把她来捞。付阿姨到附近找了一根长竹棍,换上了水靴,在阿寻的指引下看见了拖把。付阿姨小心翼翼的用竹竿拨拖把,慢慢的把拖把拨到了岸边。
阿寻对付阿姨连声道谢,心中感激不尽。她看着这把把她折磨得够呛的拖把,真是又气又开心,开心是因为失而复得。
阳光下,阿寻扛着湿漉漉的拖把走回学校,拖把上的水一起一伏的落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和她的裤脚上。
回到教室时,第二堂课已下课,阿寻在同学们的嬉闹声中,悄悄把拖把放回物品堆放处,松了一口气又轻轻的回到座位上。人在无知的年纪,连拖把的轻重也拎不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