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书28天评营,学习内容整理。以下为我自己整理的关于书评的内容。
与书评一样,影评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我想所有的学习方法都相通: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这里所谓的少走弯路也只是一种方法论,而不是到达成功彼岸的船票。这是我对自己的重要提醒,也想分享给爱好写作的各位伙伴。
自媒体写作根本: 已用户为中心。(无论酒 香不香,都怕巷子深,何况是在互联网)所以流量、热点事件这些传播力强的点都是可以链接的话题素材,当然,自然的链接、合理的运用,更能体现作者文字内容的价值。
所以无论书评、影评都需要好的内容加上有力度的传播。
那么好标题+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就是书评影评的核心了。
准备工作
新手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筛选,例如按照导演编剧类别,影片类型。多多积累整理,建立属于自己的影片库。
也可以按照即将上映或者已经上映的电影来写作,当然,那些经典电影也非常有拿来练习和分析的价值。
我们可以研究一部电影中的主演演绎水平、演员本身的经历背景,为什么导演选这位演员,选景,导演经历等。还可以去了解制作团队有没有实地考察,结合实际推敲研究电影故事真实性。
建立片单库:自己值得写适合写的电影
方向和目的:看导演,精彩之处记录下来。看题材,找自己有感觉的。
新上的电影片单,通常自带流量。还可以分为教育类片单,爱情类片单。育儿类片单,动作类片单。
(多投多发布,流量最多的就是你最擅长的。)
获取影单影片方法:豆瓣 知乎 百度 搜索影片。评分 购票 票房榜,也有些书评影评群(收费)。
影评是一种在专业理论指导下的研究行为。考验个人对影片的分析欣赏能力,感悟鉴赏能力。
电影是个庞大的工程项目,我们可以研究的方向很多,音乐 摄影 美术 脚本 节奏 场景 台词
为什么写影评?
提升:鉴赏能力,积累素材,学习经验,吸粉利器 ,人际关系表达。(更直接的表达是为了吸粉与变现)
影评可以是短评、长评(豆瓣)豆瓣,头条。公众号,企鹅号。发布
拆书稿和观后感(看法和想法的杂糅)不是影评。
影评重在评,首先建立影片库,多看对分析,电影中能触动人心的地方作为典型的主题。针对故事情节、人性去做探讨。关注人物 细节 场景等艺术形式。
人物选材,情节构思。从什么角度入手,影评人需要构思引擎,以此为主要线索抓住用户思维。
收集写影评资料:
拍摄背景,演员北京,导演背景,(上映后的。)
未发布的从原著入手,导演评价,演员的采访入手,之后引入观影体验中。(尊重原著?改动多不多?好或者不好?)
主演主创团队们背后的故事和经历。写电影背后的故事,体现出的主题在电影中如何表现,出现在哪里。总结观点。
影视剧中物件细节和情节安排(另一种资料)
物件细节:与人物命运有机相连,推动剧情发展。引发冲突 升华剧情。人与物件联系在一起,(佛头,闪电,宝莲灯)可以突出人物的情绪刻画。
一个普通物品通过精心安排,成为剧情的有机组成部分。
物件细节的艺术价值
助推情节发展,故事更有逻辑性,结构更加缜密。(达芬奇密码)悬疑小说,剧本杀等,如盗梦空间。
借物寓言:
借助某物表达人物的情感纠葛。(预示将要发生的事情 人物命运相连)
塑造人物性格:
看到某物件就想起某个人,标志性器物。(烧火棍=张小凡,老实 不起眼)
揭示性关键性物件(一种写法)
三千杀鸦——两难选择。
决定性物件,不一定出场多,没有关键物件关键点,剧情故事可能失去张力。
用物件细节强化冲突(写法)
激发人物,将情节推向高潮(甄嬛传,血滴,明矾。)观众关心的是人物命运,物件辅助强化情节和冲突。
影评公式:
吸引眼球的标题(主题+副标题)
1.自身要带话题性
2.联想性,疑问句让人产生联想
3.共鸣法,熟悉的内容让观众产生共鸣
4.好奇法:用反常理的方法来激发好奇
标题也蕴含着对电影类型的结构(解构)
评论结构,常见类型
1.吐槽类:带有情绪的,与话题性,共鸣性,好奇性标题相结合
结构模式了:吐槽+煽情(解气,爽点。弹幕,别人的评论,集思广益,行程自己的节奏 )
2.盘点剧情:标题突出好奇性,从生活出发,好的不好的都需要盘点、评论,同时也引发用户思考,共鸣
结构:盘点+结合生活,真诚分享。
3.脑洞类:跟联想性标题可以挂钩
结构:脑洞+细节捕捉
电影里耐人寻味的细节,挑出来。围绕这个细节来写?(从别人的故事和角度来切入,再来链接电影内的细节捕捉,最后链接观众心理。)
常见类型:
1.煽动读者情绪,替他们表达优越感或其他的感情
2.写读者日常关心的话题,让他们能够参与进来
3.写影评的点是能够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公式总结(除盘点类)
what10%发生了什么+WHY为什么发生,找个独特视角,展开分析(70%)+how分析出原因,如何做(20%)
写影评时的用户思维get:
我为什么刷剧?刷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
转发,评论,点赞,记忆犹新的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书评影评都应该以用户为核心。
为什么用户有痛点。了解痛点,共情痛点,解决痛点。用案例传播比口碑传播更有效果。(安全感,焦虑 能力不够,无意义感)
普通的人的痛点,无法表达,所以需要找到共鸣、共情。
原则:
1.必须有符合大众的三观,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跟,世界观。传递积极正向的内容。
2.眼光敏锐,迅速洞察当下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机器人与弗兰克》值得人类深思
3.挖掘影片立意,了解拍摄背后的原理。挖掘拍摄背后的原理,了解导演的拍摄动机。
纪录片影评与电影、电视剧影评的区别。
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更像专题报道。纪录片核心为真实。
类型:
阐述事实类,《生门》
参与型记录,探险记录,直播类记录
观察型记录,《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舌尖》
纪录片与纪实片不同,纪实片有加工改装成分,是纪录片的一种加工形式,依托真实事件,人物原型改装。更适合公众传播。
纪录片和电视剧影评的写法
1.纪录片影评侧重思想跟真实性以及时代价值(cctv中央网·纪实)
2.电视剧,电影侧重点在于艺术价值跟共鸣点。共鸣注意事项:什么引起共鸣,怎样达到共鸣效果?共鸣背后的意义,不要为了找共鸣而共鸣。
接评的方法:
豆瓣
今日头条
知乎
其他自媒体平台:
公号投稿,虹膜(专业深度电影介绍)
幕味儿
电影杂志社,幕味专栏里有很多专访。
空境solo。
既是参考好的影评的平台 也是投稿通道,增加被发现被看见的可能性(被动)。
公众号:主动性更强,打造自己的平台。
约评人的心态:
厚积薄发,学习的态度去写评。
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厚积的过程)
素材分类:分类,查找方便,储量大。
素材搜集:新闻搜集,找热点,写观点。存案例
电影资料搜集:周边资料,观点深挖讨论。
名言收集:金句,引起共鸣
小故事搜集:与其讲道理不如讲故事。(如何讲故事要生动,成为故事高手)
亲身经历和感悟:更容易深入,狗咬人人咬狗,新奇且引人眼球。
总之,注意记录积累。
分类模板:
写作技巧
xxx资料(主题)
素材—描写
素材—故事
自己的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