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很多故事,不过杜撰成分大,因此姑且认为是寓言故事。
这些寓言故事重点不是故事本身真实性,而是借此论证庄子的世界观,即个体怎样实现逍遥游的心理境界。
不证自明的人性公理是,“人天生具有追求自由自在本性”,然而现实环境让人不会真正实现自由自在,这就是卢梭说过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因此,庄子的逍遥游注定是理想与梦想,只能无限靠近,无法真正到达,“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就是遥不可及的追求。
因为人活着就有欲望,没有欲望的人要么死去了,要么成神成仙了,不会活着,“无欲则刚”也是形容词罢了。
庄子自然明白这个理儿,不吃不喝的只能是寓言故事里的姑射山神人,毫无名利欲望的只能是寓言故事里的许由,就连舜帝也做不到啊。
那么,如何靠近逍遥游境界呢,毕竟一直靠近未必差过已经实现,有些欲望真的实现反而没有了意义,叔本华不就说了嘛,“欲望无法实现会痛苦,欲望一旦实现就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中来回摇摆”,因此无限靠近自由要比实现自由更有魅力。
更加直白而通俗的表达,似乎是易中天说过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当然,心理学说法是“未完成效应”,没有实现的事情让人念念不忘,比如初恋。
那么,怎么靠近逍遥游境界近一点呢?庄子其实给了答案,就是在《逍遥游》表达的“大知小知”“大年小年”“有用无用”等对立统一观,告诉我们作为普通人要接受自我局限,同时换个方式看世界。
比如,惠子说无用的大葫芦和大椿树,换个地方就成了腰舟和风景,成了大用之才。
还有肩吾不相信姑射山神人,好比蜩和学鸠嘲讽大鹏,不过事实就是事实。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是时间局限导致的认知困惑。
这些认知困惑正常嘛?在庄子看来,太正常了,如其所是就好,聪明人的对应就是接受自我局限。
说了这么多,是想借用社会心理学家之父勒温的社会学公式,给庄子做法进行注解,这个勒温公式大道至简,即人的行为都是环境和心理互相作用的结果。
什么意思?有何用处?既然行为有两个因素影响,那么“不能改变环境时候,还可以改变我们自己”,环境困苦时不要失望绝望,要坚信还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渡过难关。
这又是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即我们首先会试图改变环境适应环境,其次才会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这就是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两种应对问题方式。
当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环境沮丧,如何靠近逍遥游呢?庄子做法就是改变环境和改变自己!如把葫芦和椿树换个使用环境,把小知变成大知,看到大知小知大年小年客观存在,改变自我认知。
其实,这个改变过程就是后现代的“解构”和“重构”,针对逍遥游这个目的,用生活辩证法解构问题,如大葫芦有用无用都存在,对立统一,不要一根筋一竿子打死,重新建构的方式就是换个环境即可,这就是重构。
通过庄子讲述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叙事疗法的使用,即用辩证法解构已有的看法,用适应环境控制理论来重构新看法,这就是“旧思维旧行为,新思维新行为”,靠近逍遥游的途径就是“解构”和“建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