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 "wait but why" 网站的一篇小文章:《100 Blocks a Day》,大意是说大多数人每天醒着的时间有十六七个小时,约折合为1000分钟。如果把每10分钟比作一块砖,那么我们一天就有约100块砖可以用。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用光它们的:几块用在了投资未来上,几块用在了当下享受上?几块是和别人一起用掉的,几块用来自己独处?几块用在了身体上,几块用在了头脑上?几块是在毫无目的状态下用掉的?几块用在了喜欢的事上,几块用在了不喜欢的事上?
接着思考一下这些事情的意义,它们是否值得你用掉那么多砖头?譬如,是否值得为做饭用掉三块砖(事实上我认为做中餐一天至少要十二块),相较之下,叫外卖一块砖都不用,哪个更值得?是否值得为冥想用掉一块砖?是否值得为读书用掉两块砖(每天读书20分钟,一年下来会读15本)?哪些朋友值得为他/她用掉砖头?多少砖必须用于某种目的,而多少可以更灵活地用掉,多少可以不带目的地用掉?
最后比较一下你理想中的砖头使用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它们的不同及原因。
"Wait but Why" 的文章大多以诙谐的方式提醒我们思考人生,这篇也不例外。其实时间管理这个话题近几年已是老生常谈,很多网站都在教如何克服拖延症或使用番茄钟。但任何事都有道术之分:术是技巧,道是对事情内在逻辑和本质的理解。道为体,术为用,在面对一些复杂的事情时,看不清本质仅浮于方法论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什么?不妨层层剖析。时间管理的主题是如何分配时间,而一生光阴珍贵短暂,时间必然要花在有价值的事上才令人快乐满足。所以时间管理的本质即找出对你而言重要的东西,并按照价值递减排序。结果很有趣,就像找工作,谈恋爱等人生选项一样,对时间管理话题的回溯也殊途同归地抵达了人生终极话题:人生意义何在?你为什么而活?相信想清楚这个问题的人,人生极少烦恼,各方面问题都会解决得不错。回到时间管理的话题,如果一个人对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以及它们的排序十分清楚,就不会存在拖延症,也无须凡事都掐着25分钟的番茄钟去做,因为他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已有足够的动力,也很自然地会为不同价值的事花上不同的时间。
《100 Blocks a Day》正是隐隐提示读者从“道”的角度思考时光流逝。它不会告诉你健康很重要,陪伴很重要,读书很重要,一辈子应该怎样度过,而是让你自己去想,什么对你很重要,你为它付出了多少时间。说到底,每份人生都是独一的创造,标杆人生并不存在。想清楚,活明白,这样的人生,真正潇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