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句话一般被解读成:
互乡这个地方的人不讲道理(不好交谈),但这里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
对此,孔子的弟子们很疑惑。
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2500年来,几乎所有的《论语》注本中都会做出如上或相似的解读。
有人从中读到了孔子的“泛爱众”,甚至是没有分别心;
还有人从中读到了孔子的“鼓励进步”,甚至还有“浪子回头金不换”。
但是,这样的解读,会不会有些简单呢?
《论语》为什么难懂?
有人说,因为《论语》是对话体,其中很多记录,由于时间原因,没法还原当时的情境,所以我们无从得知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
这样的说法不能算错,但却没有弄懂“经典”的含义。
所谓“经典”,它讲述的一定不是某一件事,而是通过这些文字或故事,透传出智慧。
这样再来看《论语》中孔子这句话,我么就不难发现其他的解读。
一、疑点
要读懂孔子的这句话,有几个疑点需要解决。
第一个疑点:互乡。
有人说互乡是一个地方,有的更具体地说是信息闭塞的地方——
或许是想用“穷山恶水出刁民”来解释为什么“互乡难与言”。
这种解释有些想当然了。
互,有“交互”的意思,拓展一下,就是(交通往来)便利的地方。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齐鲁大地渔盐、工商业发达。
那些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会成为富庶之地。
所以,我们不妨把“互乡”理解为经济发达的富庶地区。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互乡难与言”——不是不讲道理,或是不好交谈。
恰恰相反,是因为经济富庶让他们有了一种独特的傲慢。
同时,因为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赚到钱,因此他们认定了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对于其他方式或说法,他们往往不愿意认可。
——这种情况现在也很常见,对于那些“有钱人”,他们往往不会轻易认可自己未经历的方式,而且,跟他们聊天,除了聊“赚钱”,其他话题他们不感兴趣。
这就是“难与言”。
第二个疑点:孔子就是接见了来拜访的童子,弟子们为什么就“惑”了?
按照常理,每天来见孔子的人很多,孔子本人也很随和,必然大多数人都会接见,弟子们为什么会惑?
孔子到底做了什么,会让“门人惑”?
第三个疑点:“与其进也”的“与”是什么意思?
按照字义来看,“与”是两个人朝同样的方向,同步前行,表示方向、观点一致。
与,并没有赞成、赞同的意思。
所以孔子说得“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四个疑点:“不保其往也”的“往”是什么意思?
有人解释为过去,但他还有一个意思是将来。
这样,我们将几个疑点串起来,看能否用另外一种方式做一种解读。
二、解读
大家来看一个故事:两小儿辩日。
故事说,孔子正游历呢,遇见俩小孩在争论。
吵吵啥呢?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说,刚好相反: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中午的时候离人近。
第一个小孩解释:你瞅瞅,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轮那么大,等到中午,就变得像盘子那么小。
这不就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可拉倒吧,你看看,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我们还觉得凉飕飕的,等到了中午,那家伙热的,就跟把手伸进热水里似的。
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孔子捻着胡须,频频点头:嗯,你俩说得对。
完事两个小孩就嘲讽一句:嗐,这谁说你很有智慧啊。
在这个故事里,孔子定然能看出,这俩孩子在“找茬”呢。
他们说着同一件事,但又各自推理成环,逻辑自洽。
对于这种问题,最好的答案就是不回答,所以孔子就只听着两个孩子的辩解,微笑不语。
但这在外人眼中看来,就成了“孔子不决”——孔子都解决不了。
这样我们再来解读《论语》中的那句话。
互乡这个地方的人,有着自己的逻辑体系——大概率是他们认为只有赚钱才是硬道理,孔子讲的什么仁义道德都没啥用。
所以,互乡的一个童子(类似于辩日的两小儿)就来找孔子“踢馆”了。
他见了孔子,稀里哗啦讲述了一番自己的认知和道理。
孔子在旁边静静听着,还不时点头微笑。
这样的场景,在“门人”眼中就变成了——
一个小孩上门踢馆,把孔子训得跟孙子似的。
于是,“门人惑”——大家不止疑惑,还很生气,老师跟老子学习过,这咋还成了孙子?
童子离开后,孔子给弟子们解惑,就说了9个字: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与互乡童子这样的人聊天,你就听着,只说他能听进去的内容,不讲或少讲他听不进去的内容——因为讲了也没用。
你永远没有办法用语言劝服一个人,只能等着他自己醒悟。
但在交流过程中,我们都有着旺盛的“表达欲”,总是试图用自己的语言来改变别人。
但其实,适时的倾听,懂得“进退”的言语,反而更能让对方发生改变。
如果没有意外,互乡的童子,本来是来反驳孔子讲的“仁德”,但最终,他会被孔子吸引。
这就是一种智慧。
三、智慧
读懂了孔子说的这9个字,就能理解《论语》中的很多内容。
比如——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学而》
孔子是如何变得多智?
答案一定不是他多能说,或是他提出了多么好的理论,而是——
他能够克制自己想要表达的欲望,而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对方。
随着见识过太多人和事,你会发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是一种多么好的交流方式。
但孔子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他还说了一句更睿智的话: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我们可以讲道德,用仁义礼智信来促进自己成长,这很好,但是,片面强调这些,谁也不能保证日后会是怎样。
《论语》里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讲求的是文行忠信,他没有让大家忽视其他,所以,他对于互乡童子,是从心里认可的。
——如果不认可,孔子还频频点头,那就成了虚伪。
“不保其往也”,没想到,这句话让孔子说着了。
后世的文人,片面强调“精神洁癖”——仁义道德成了他们用以自傲的东西。
任何东西,当你将它当作追求和标榜之时,它也就成了你的束缚。
后世的文人,太重“忠、信”,却忽略了“文、行”。
或许,这也是孔子不愿看到的吧。
毕竟,他老人家早就说过: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老师,对不起,我们误解了你太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