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古代的中国人为什么对寡妇如此崇拜,连皇上天子也很热衷地为一个偏远山村的老寡妇去树碑立传。
韩城的这一个冬日,天下了一场十年未见的大雪。矮小的老人冒着纷飞的雪花,刷刷地踩着积雪走进了党家村。导游小姐领他去看的第一个景点,就是一座高高耸立的节孝碑。
这是一座清朝皇家工匠打造的牌楼,由基座、碑身和阁楼组成。基座用石块砌筑,碑身与阁楼用青砖构架,整个建筑未用一根木料。精华部分全在顶部的小阁楼上。檐下的瓦当、椽子、斗拱、额框、图饰、垂莲门头以及碑身的对联,全部用青砖仿木浮雕,建筑尺度与雕琢工艺堪称一绝。
节孝碑身嵌有一块黑色石碑,上刻:““旌表敕赠徵仕郎党伟烈之妻牛孺人节孝碑”,一看就知道是皇帝颁发的表彰。据传,村里有个牛姓的女子嫁给了在县城当小官的党伟烈。不料,丈夫病死在赶考的路上。于是,牛氏十六岁开始守寡,六十八岁去世,整整守了半个多世纪的活寡。
矮小的老人看了这尊碑后,只轻轻地发出一声感叹:“嘿”。
节孝碑站在山坡上往下看,党家村坐落在黄河支流泌水畔的一块高地上,四周的黄土塬环抱着这个关中盆地东北角的小村子。呈东西走向的古村落,像是一只狭长的葫芦安放在人们不易察觉的河谷之中。大雪覆盖了这个村子,只看见亮闪闪的河流在村南拐了个弯,静静流淌。
党家村由“党”、“贾”两姓用了近七百年,繁衍二十五代形成。元末年间,党氏逃荒避乱只身来到河谷,见泌水河畔土厚风水也好,便拓荒耕种,凿窑洞为屋,娶邻村樊氏定居。后县城贾氏娶党家女,其子也以甥舅之亲,迁居党家村。
历史翻到1986年,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和日本九州大学的几位建筑学家联合组团,对党家村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并由日方教授执笔用日文写成的《党家村》一书,由此,党家村从河谷里走出,名扬海内外,赢得了“元明清三朝建筑耀高堡,欧亚美百国专家赞古村”的美誉。
据导游说,这位日本教授考察党家村时,太兴奋了,喝酒后突发脑溢血,客死在他乡。村民们在村口辟出一隅,建造了一个青瓦白墙庭院式的中日友好广场,纪念这位日本教授。庭院中有一圆柱形的石桌,状如磨台,上面刻着日本教授一笔写出的“民居瑰宝”篆体书法。
中日友好纪念广场清初的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是党家村最繁荣的黄金期,其升腾的景象有“小韩城”之喻。当时村民纷纷外出到陕豫鄂交界的唐河、白河流域做生意,因诚信经商得法,取得巨大成功,生意从小商小贩一直渗透到票号金融高层领域。白花花的银子被党村人“日进千两”地扫荡、吸纳。当年回乡运送白银的镖驮马驴络绎于道。有了钱,党家村人掀起了一场持续百年的翻旧盖新的造村运动。
走进党家村,在那些扑簌迷离狭窄的巷道里,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商人们穿梭来往、趾高气扬的情景。马匹是出入河谷山村的主要交通工具。高墙闭锁的宅院门前,几乎家家安顿了雕作精致的上马石,拴马柱,拴马环。
党家村是北方民居的典型代表。
上马石江南民居追求归隐山水的诗情画意,皖南民居彰显徽派商人的富贵腾达,而党家村的民居,强烈释放着对传统圣贤文化的向往。
可以说,当家村人把赚到手的钱,大部分都砸在高高耸立的“走马门楼”上。他们的四合院呈长方形,上首为厅堂,下首为门房,左右为厢房。厅堂为公用,门房住长辈,厢房住儿孙。它没有南方深宅大院层层推进,左右展开,屋廊相连,四代同堂,妻妾成群的复杂筹划。四合院就四排房“回”字形组合,两层砖木结构,楼下住人,楼上仓储,没有繁琐的雕梁画栋,狭窄的天井甚至感到局促。
党家村四合院民居建筑的精华在于“走马门楼”。其空间结构由上下里外四部分组成。上为雕梁画栋的小阁楼,阁楼的正面是构思巧妙的木雕作品,所饰图案多为传统寓意吉祥的动物花草。阁楼由一对弧形的“螭头子”托住。螭,为无角的龙。“螭头子”的下端是坐斗,与墙体固定。坐斗有两段,六个面,饰有精美的砖雕作品。
阁楼底下有一道黑漆的高门,门楣上挂有木匾。刻有“耕读世家”、“安详恭敬”、“太史第”、“履无咎”、“忠厚”、“文魁”、“登科”之类。
木门的里面称内道,供奉财神菩萨;门外为外道,门脚处有象征户主身份的门墩石。内外门道的墙上皆饰有砖雕,或刻寓意福禄寿贵的图案,或刻家训文字。
走马门楼一般开设在四合院的右侧。按村里的风俗,家里出了“功名”的人物,才有资格开中门。但即便有人中考,也喜欢开偏门,因为开中门容易漏气,对风水不好。六百多年来,当家村人没出过一名状元。风水先生说,原因是村里的文星塔建得不够高。尽管各朝代以来,对文星塔的修建,越修越高,但塔尖始终被河谷四周的土塬挡住了,塔尖伸不出头,自然也就出不了状元了!
在党家村游逛,不用走进四合院去,看看“走马门楼”,大概就可了知宅主的性情、理想和身贵。它们就像耿直豪爽的北方人一样,坦荡地告诉你。
走马门楼有一栋四合院,门墩石上浮雕着一只鸳鸯。一探问,原是一位父亲为未出嫁的女儿建造的。矮小的老人走进院子,想到楼上去看看,导游说,上不去了。原来楼上有一条可移动的木梯,小姐一上楼,就把木梯收了。现在木梯丢失了,上不去了。抬头望望天井,上面网状拉了细细的铁丝,挂了小铃铛,若有什么偷鸡摸狗的人翻墙进去,铃铛就会报警。
单只鸳鸯的门墩石党家村的大手笔,体现在村落整体的营造中。全村在狭长的河谷下沉式铺展,功能布局紧凑、严密、齐全,如同一座独立于世外的小小卫城。
村落中有文星塔、祠堂、私塾、节孝碑、看家楼、暗道、哨门城楼、神庙、老池、古井、火药库等公共建筑。20多条青石或卵石铺设的巷道,纵横贯通,将123座四合院330余户人家连成一体。
入夜,东西南北的哨门一关,盗贼土匪便难以进入。村东北角陡峭壁立的山坡上建有泌阳堡,用黄土垒城厚厚的城墙。城堡里有四合院、池塘、水井、粮仓、武器库等设施。村中矗立的看家楼,高三层,可以瞭望四周。一旦出现险情,便从四面窗口发出狼烟。村民看到警报,就立即扶老携幼,从村后的山道鱼贯撤出,穿过一条暗道,躲进城堡里避难。暗道的城门一关,就是万夫莫开,太平无事。
矮小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登上塌崩的城墙,俯瞰皑皑白雪覆盖的党家村,又发出一声感叹:“嘿,真是藏在河谷里的世外桃源啊!”
通往城堡的暗道 党家村鸟瞰(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