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给家长的建议3: 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例说成长】
男孩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来到心理咨询室的,坐下后明显带着一些不情愿,觉得自己没有啥问题,老师非要自己过来。男孩有些内向,平时也不太和别人交流,一段时间以来,班里和宿舍的同学都刻意躲着他,原因就是他不太讲卫生,很长时间不洗澡、衣服也不干净,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周围同学觉得他身上有味,不愿意和他离太近;有时他值日时做不好,总是给宿舍扣分,同宿舍的同学也对他有意见。班主任给同学们做了工作,也劝导男孩要注意个人卫生,男孩有了一些改变,但到了夏天身上还是会有些味道。男孩觉得自己已经别原来好多了,自己也注意了很多,觉得大家有点小题大做……男孩来自一个特殊的家庭,从小基本上没怎么得到照顾,也没有谁教给他该怎么做,大家的刻意疏远让他很难受,但也会觉得生气,甚至有时故意弄得脏脏的,“故意烦他们”……
【成长视窗】
男孩的情况只是极少出现的个例,但从男孩的状态来看,个人卫生问题已经对他的生活带来明显的影响。从幼儿的情况来看,卫生问题可能只是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容易因不注意卫生而导致疾病。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进入小学或者初中之后,卫生除了影响健康之外还会影响孩子的交往和自我认识。曾经有个孩子进入初中之后开始寄宿,但自己原来没有洗过衣服,第一次洗衣服时用水冲了两遍就捞出来晾出去了,衣服上的脏东西根本没洗掉,同学们看到后又拿这件事说她,她因为这件事和同学闹了矛盾,也从那时开始她宁愿自己穿着脏点的衣服,也不愿意再在学校里洗衣服了。
对于孩子,我们可能要经常提醒他们注意卫生,不要乱摸脏东西,不要把手或别的东西随便放到嘴里,吃东西要洗手……这些的确是必要的,卫生习惯的养成不仅仅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从长远来看还会影响到孩子发展成长中一项关键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
【成长之道】
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我觉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家长给孩子做榜样。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家长如何做会直接对他们产生影响,家长就是他们模仿的榜样。如果要求孩子饭钱便后洗手、天天刷牙、经常洗澡等习惯,家长就要自己先做到。当孩子看到家长做的时候他们会去跟着家长做,有时孩子忘了我们只要提醒一下,孩子就能做到;因为一些原因不愿意做时,如果家长能够举出孩子看到的自己如何做的例子,孩子也会按照家长说的去做的。
2.要求要保持一致。 要让孩子,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保持对孩子要求的一致。不能因为情况、自己心情等方面的原因对孩子的要求时紧时松。这中变化性的弹性要求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是不利于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的。
3.说明问题即可,不需要训斥、指责。 在孩子养成卫生习惯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本身是正常的。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提醒孩子事实——什么事情没做,而不需要去训斥、指责,训斥、指责的结果往往是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会影响问题本身的解决。作为家长,发现孩子摸脏东西,把手放进嘴里或者有其他不讲卫生的行为时我们就容易训斥、指责孩子。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一是可能孩子意识不到,只是觉得好玩、有趣,就去触摸他们;二是可能原来告诉过孩子,但是孩子忘了。所以,作为家长在孩子出现一些行为时告诉孩子,说明问题,让孩子意识到这样可能带来的问题就行了,并及时停止不适当的行为就可以了。
4.区分情况对待。 是否讲卫生通常是和孩子的卫生习惯有关系,但是有时有些看似不讲卫生的习惯可能跟别的因素有关。一些缺乏安全、过于紧张的孩子可能容易吮吸手指头,一些微量元素的缺少可能也会导致孩子啃指甲。如果是这些原因,就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从根源上解决孩子导致孩子出现此行为的背后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训斥、指责孩子。如果对于这样的情况,简单的训斥、指责孩子,可能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的情况加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