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心灵之弦拉得太紧,势必会使生命的音乐失色。活得坦然一点儿,心灵之弦才能奏出动人的音乐。
紧张情绪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种现象,是一种高度调动人体内部潜力以对付压力而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变化。适度的紧张有助于人们激发内在潜力,但过度紧张则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不良情绪,消除紧张呢?
首先,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可以从事各种娱乐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松弛紧张状态。如果在工作、学习中遇到难题或必须完成的紧急任务,应该稳住自己的情绪,不必紧张,也不要急于求成,以免乱了方寸。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并对困难做冷静的分析,制订出必要的应付方案。
其次,可以做一些松弛性的自我暗示:“事情再难、再急,也必须一步步去做,焦急紧张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能闯过难关,完成任务!”这样紧张会被驱散,而排解难题或完成任务时,成功又会成为良性刺激,使人的心理得以进一步松弛。
再次,在与别人交往中,应真诚坦荡,与人为善。虚伪不仅使人厌烦,而且自己也会因此而有不安全感。例如,不自觉地猜想别人会不会得知真相,猜想别人是否在背后议论自己,并为此惶惶不安,导致关系紧张。另外,还要对别人礼貌,如果你对别人恭恭敬敬,别人便会对你以礼相待,这样有助于缓解精神的紧张。有时,一声“谢谢”、一个微笑或一次过路礼让,都能使你感到受欢迎。记住,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你的形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