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思考/第二座
如何找到自己创业的“第二座山”?
今天早上跑步的时候,听到了《第二座山》这本好书。
书中创造了“双峰模式”和“第二座山”的概念模型,用来解释不同的人生层次,提出人应该摒弃过于自我的生活方式,过一种更有利他精神的生活。
不管是创业还是工作,第一座山是为了获取个人成就,为了外在的名利和享乐。
而第二座山则是关于奉献的,它强调摆脱自我、舍弃自我,因受到某种召唤,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今天一直在思考,如何找到自己碳中和教育创业过程中的“第二座山”?
我们在创业最开始阶段,精力和关注点都是在流量,增长,产品“第一座山”的层面,导致心力交瘁,公司也是举步维艰。
如果改变一下思考的范式呢?
比目前三只青蛙碳中和课程“第一座山”不变这是知识层面,“第二座山”是不是品牌传播,这是效果层面。
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做 ESG 的披露也好,还是绿色低碳方案,都是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考虑。
通过第一座山课程,了解客户对碳中和知识技能的需求,分析市场的竞争状况,然后和传播运营结合起来。
A 业务不变的情况下,B 业务赋能呈现效果和结果。
明天再和小伙伴共学沟通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