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连之前,我心底里很雀跃。
毕竟,这是一座声名远播的城市,
人们说着她的美丽、她的清新,和她的文艺。
但,许是因为懒散,或者还有别的,
在这里呆久了,我便不再那么雀跃。
就像我去到其他很美的地方一样,
当地的人脸上,也没有画着我想象的那种欣喜。
也许,这就是当美变作寻常之后,人心的倦怠吧。
这与今天文化的衰败,
在某种程度上如出一辙——
天地好似一座巨大的围城,
围城之中又有小围城,
这城里的人想去那城,那城里的人却去这城。
于是我们崇尚西方的文明,
而西方人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汉字,练武术。
以前提起这些,我会觉得愤懑,
现如今也到释然——毕竟,自己也是如此。
但,我从不是个放任自己思想的人,
恰好,公司的一群小伙伴也是一样。
我们是一群热爱思考的有信仰的人,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会保留一份清醒,告诫自己要成长成长再成长。
于是,我们发起这场活动,
从我们身边最容易被忽视的美开始,
发现城市的美,亦发现我们自己文化的美,
以期,能训练自己的心,踏实看脚下,勿期远方塔。
有人说,美是个主观的喜好,
我不这样认为。
我眼中的美,拥有至高无上的客观性,
因此需要人把自己的观念、判断、喜好、习惯统统放下,
才能得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状,
都得到美的滋养。
于是,自然地,天晴是美,天雨,也是美。
我们的这一次寻美活动,就发生在一个雨天。
大连这座城市,固然有俊秀的山,澎湃的海,
亦有能让人流连的建筑,和建筑内部的空间。
黑石礁海岸边的自然博物馆,
始建于1907年,到今天也有110年了。
若不是我曾在黑石礁那边住过小半年,几乎不会知道这个地方。
馆里有宝石、矿物,海洋生物以及林地动植物群落等展厅,
你可以在这里,了解脚下的地球,了解更多生命。
在这里,我们见到不经意间,
好似从遥古传来的生命的互动;
也看见我们身上固有的美,
她会在合适的条件下喷薄而出,
让这个急忙忙的世界,惊艳得猝不及防。

大连图书馆也是始建于1907年,
藏有最丰富的满铁资料,
并众多明清小说孤本及三万余册西文古籍,
中外瞩目。
我们在这里,寻到了深藏在书香深处的中国味道,
亦坚定了我们此行的初心——
上天安排在身边的,即是最好的,要谦卑地去发现。
我们身在大连,
却从不知道其实大连的图书馆中包罗万千,
就如同今天的多少人,从不知道汉服,
亦觉得油纸伞也只是一种无用的装饰。
但我们却撑着这样美丽的伞,
走在同样美丽的大连的雨中,
沉默发声。
我想,人们不愿去了解文化,
或许只是因为,那些被忘却了的记忆太过遥远,
以至于当记忆中的画面来到身边,
我们反而不敢与她相认。
那有什么?多给你看几遍,也就是了。
你看,就是这样一件衣服,又有哪里不适应现代生活了呢?
你说,如果没有汉服,在这样的场景中,我们要怎么办呢?
所以,其实不是汉服不适应时代,而是我们离她太远,所以近乡情怯。
就如同这同样拥有百年历史的小火车,
没来大连,谁都不肯相信,它们真的还在街上串流,
但到了这里,见一眼,就不会再忘记。
因为它太特别。
在今天这个什么都求快求新的时代,
大连这个被诟病为文化荒漠的地方,
还默默保留着,百年前的东西,
且,它们不在博物馆,而在街头巷尾,真真实实的生活里。
所以,历史与今天,文化与生活,
他们之间的完美相融,还有什么是需要论证的呢?
我想,是不需要的吧。
惊鸿
20170708
网友评论
真的当时可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