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大雨瓢泼,轰隆隆的雷鸣声不止,夜雨赶跑了今年夏天最后一丝燥热,就连屋里好像也多了一份潮湿。
这样的天气,她的猫势必是在呼呼大睡的。雨点不停地打落在屋檐,此时的她毫无睡意。在微凉的夜里,她又一次起身,悄悄溜进厨房,抬了一碗热腾腾的泡面出来。回到房间继续打开刚刚未读完的信,仔细揣摩里面的文字内容。也许,这时的她还并不明白,毕业等同于告别······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大一新生军训,而向来乐观的她,看起来并不开心。因为成绩的不理想,只能上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已经不再燥热的九月却因为军训而变得不愉快起来。刚入学的她看起来和往日有些不一样,依旧稚嫩的脸庞多了些冷漠,她早已不再是三年前那个对任何事物都提得起兴趣的女孩子。历经高中三年“摧残”,此时的她早已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努力一些,一定要去找他。
于是,前三年的大学成绩异常优秀,这三年,她除了寝室去的最多的就是图书馆。室友和同学也都习惯了她的冷漠和认真。期间有男生向她告白,她却只回人家一句走开。不知道是不是这样高冷神秘的气质吸引了他们,从大二开始,她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告白情书。年少的暗恋最为让人心动,即使字里行间都在用不成熟的语气表达爱慕。但从始至终少年的清秀字体她多半不在意。有时来了雅兴,便打开信封调侃几句。这样的大学生活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但于她而言,离他似乎是越来越靠近了。
悸动不分时间地点,即使她高冷莫测。在北方罕见的晴天,院里久违的篮球赛终于要开场了。和往常一样,她还是如水泥封心一般,对这样的比赛毫无兴趣。图书馆里沙沙落笔的声音让她觉得心安,夜幕降临她才结束学习。回寝室的路上不远处的欢呼声打破了她内心的宁静。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脑中忽然浮现。“是啊,他也爱打篮球······”
那个夏天的蝉鸣比哪一年都聒噪,教室外枝桠疯长却挡不住烈阳。她破天荒的出现在篮球场,今天的她和往常有些不同,白净的衬衫下百褶短裙随风而动,扎高了的马尾显得她更灵动了。全然一副高中乖学生的打扮。她正准备找位子坐下,却被滚到脚边的篮球打断。她俯身去捡,却被一个男孩抢了先。“弄脏了你的鞋,不好意思。”她看了一眼白色帆布鞋上的球印,皱了皱眉头,但还是抬头说了没关系。眼前的男孩子眉目清秀,小麦色的皮肤和憨厚的笑让他看起来显然一副阳光少年模样。只是那一次偶然的相遇带来的悸动在少年心间悄悄发了芽。
球赛开始了,篮球进框的声音,球鞋摩擦球场的声音,耳边同伴的欢呼声仿佛一下子将她拉回了十七岁的那个夏天。她傻傻望着球场出神,而那个男孩总在不经意间望向她。
少年灌风的球衣,裹着他青春的秘密,也许是出于好感,也许是他也像他,当男孩发出邀约时,她没有拒绝并欣然前往。他们坐在烧烤摊前,俩人早已没了初次相识的内敛羞涩,因为在这之前,她去看过很多次他的球赛,他也在熄灯前依依不舍地送她回过寝室。随着周边夜市的逐渐热闹,男孩牵起她穿过灯光灰暗的小巷,趁着微醺醉意,她放慢了脚步,当他回头看她时,她踮起脚尖,轻轻地吻住他······
十七岁的大雨下到现在终于停了,将她从头到脚洗刷的一干二净,只剩初吻那天高挂的明月,仍悬在她二十一岁的天空。后来她实习、工作、搬家。那年的故事被调匀成小麦色的呼吸,脱离了她跟雪白最终的关系。后来渐渐淡忘温暖微酸的天气,而那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绪也没能从多余老化的经验中落地。
我以为我也会将这故事以玛丽苏的结局结尾,但故事平庸,也没泛起多少涟漪。她和他不是干净的朋友,也绝非敞亮的恋人,他们见面能接吻,能做恋人做的事,但不见就是陌生人,再见面的那一刻,他们又将在微酸的气氛里属于彼此。就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又是一年雨季,她坐在电脑前不断敲击键盘,为小说添一个读者认为不错的结局。她合上电脑,拿出旁边纸盒里的信,一封一封读了起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难得有人还懂手写的浪漫。第二天清晨,她坐在桌前,面对眼前空白的信笺写下一行字:下一次遇到喜欢的人,记得只做朋友,只谈笑风生,不动心也不动情。她把信投到了信箱,还是那个熟悉的地址,但她从未见过读信的人,也不知道读信时他怀揣着怎样的心态。只是在字里行间,他们能彼此感受到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之河里,还有一个人和自己一样有不肯忘却的青春,也期待不经意的下一次相逢。
少年与爱永不老去,即使披荆斩棘,丢失鲜衣怒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