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需要信仰,一座城市也需要信仰。缘此,宜兴显然是十分幸运的。
以紫砂为代表的宜兴陶器,成为了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名片”,对于成长在宜兴的人们而言,陶文化似乎就像灌输在血液里基因,与生俱来,亦落土为安。
“土”,似乎注定是宜兴的信仰元素。千百年来,人们抟砂筑土造器,在泥土与火焰的涅槃中获得一代又一代的新生。陶器和人,是这座城市相辅相成的根。
“窑”,是陶器最后的“襁褓”。从此,一件陶器作品便成为了独立脱胎的生命,在岁月间流转属于它的传奇。坚固的前墅古龙窑,历经数百年沧桑变迁,虽然它的功能早已被现代科技所替代,然而,只要它在,这座城市就像还有一位老母守在家园,成为无法替代的精神脊梁。
龙窑是一种依山坡走势,用砖砌筑成的斜坡式弯状隧道,因为其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长龙而得名。
关于龙窑的来历,宜兴丁蜀民间还有一个神异传说:相传古时太湖里有一条乌龙,被天上玉帝派遣,专管耕云播雨之事。因太湖西岸丁蜀一带的百姓不敬天神,玉帝便惩罚他们,不施雨水。一日,乌龙巡视经丁蜀上空,见底下田地裂坼,民不聊生,便心生恻隐,吸水播雨。玉帝因此大怒,派天兵天将捉拿乌龙。乌龙不服,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乱枪戳得浑身是伤,从天上掼到地下,头朝下,尾朝上,恰好跌落在丁蜀白宕的一座小山坡上。当地百姓感激而又悲痛,便自发挑土,掩埋乌龙。不知过去多少年,葬龙的土堆上出现了许多洞口,有人钻进去一看,乌龙的尸骨不见了,里面成了通透的倾斜隧道。后来,人们就尝试在龙肚中烧制陶器,龙嘴是烧窑点火的地方,龙身上的大伤口作“户口”,小伤口就是“鳞眼洞”。这种方式效果很好,陶器烧得又多、又快、又透、又省柴。从此,龙窑流行开来。
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然而似乎也说明了龙窑自诞生起便承载着世人的精神与情感寄托。古龙窑所赋予我们的精神传承使命,其实是十分厚重而庄重的。
宜兴丁蜀自古便窑场遍地,名扬海内。在我的印象中,以前很多村落或地点都是用当地所在的某座窑命名的。随着时代高速发展,如今依然完善保留的龙窑,似乎只剩下前墅古龙窑了。
它曾经隐蔽于乡间羊肠小道的尽头,默默旁观一个全新时代歌舞升平的景象,直到后来,人们终于又想起了它,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予了它,为它修缮、正名、争取荣誉,并且使它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地。偶尔还会还原古老的松柴烧窑法,以此完成另一种形式的怀念。
200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前墅古龙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海内目前仅存两座还在烧制陶瓷品的明代古窑,另一处则是位于广东佛山石湾的“熏风古灶”。
如今,前墅古龙窑不仅仅是一座还在烧制的“活窑”,更成为了宜兴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仿佛只有它能够证明,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正在做什么,而它更像这座城市的精神脊梁,提醒着人们无论身处何方,正经历怎样的变迁,都不可忘记初心,忘记家的味道。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制作陶器是衡量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的制陶历史十分悠久,时至今日,依旧长盛不衰。中国人与陶瓷似乎有着一种只可意会的微妙缘分,“China”与“china”,已不言自喻地表明了中国陶瓷的身份,而龙窑,就是先人孕育陶瓷、孕育民族精神的不朽载体。
今天,当我还能够像悠闲的落足在长长的龙窑旁,看天边云卷云舒,并在狭长的山坡上落下唯美的倒影,这大概便是莫大的荣幸了。
前墅古龙窑一直都坐落在离太湖三里外的村落里,时代变了,这里的人也换了一代又一代,但它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以精神脊梁的身份,陪伴着每一代宜兴人。
八·未完待续
图:范蕴钰
两张龙窑全景照选自网络,在此为谢!
文 :守一集雅_孔小乐
文字精造主义者,致力于手艺灵修和文化解读,原创版权,转载请提前告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