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单独看,不明就里,明明说的是两件事,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呢?这次懂了。
确实是两件事,但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中间是递进关系。
以前总觉得老子很啰嗦,把不相干的金句箴言堆积在一起,看起来道理很多,但并没有关联。读了五遍才慢慢理解到,看起来毫无关联的道理堆叠和反复啰嗦,其实都指向一个终点,而整体81章,反反复复也不过是从不同角度反复论证了几个最底层的“道”和“德”。只不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没办法用一个定义定义的“道”,被定义了就“非常道”的道,就是不能简单讲清楚,说明白,只能用不同的角度解说。
这一章一样的前后看起来毫无关联,却是完整的递进关系。
信守承诺和曲意逢迎有什么区别?
对于事态的发展来说,分析到最后是“无为”,也就是无论支持还是反对,事态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律走向自己的终点。饿五之战必有一战,不是谁反对谁支持就可以避免的,就像普力隔任必死,至于是真的“死”还是假“死”,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必有一死,要不收不了场,必须要有个交代。废水要排就一定会排,被所有人反对谴责,也必须得排。
按照易经六爻的规律,每一爻都要走完,可以迂回,不会漏掉一步,每一爻都要走完才算完,也必须走到最后一爻才会进入下一个周期。这是道的规律,也是周期,不以意志为转移。
最后可不就是“无为”吗,不能逆着周期,只能顺应“势”。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唯之与阿,没有任何区别,事情该怎么发展还会怎么发展。但是,善之与恶不一样,前者是外界,是道的规律,后者是自己,是不管结果如何,自己需要秉持的对外界对世界的态度,是自己的“道”。
天道天注定,人道有自己的选择。善之与恶,相去云泥之别。
即使注定哦呜必有一战,人改变不了结果,可以有自己的态度,支持还是反对。
所以最后才有,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纵使天道必然,复归于静,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有自己的人生要走,有自己的道,选择从众还是秉持自己的道,在于个人。
道德经-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晦,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解】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采取顺从,恭敬,曲意逢迎的态度,还是真诚,直接,信守承诺的心态,最终的结果会相差多少?对自己身边的人怀着一颗善意的心或者一颗丑恶的心,其中的差别又有多少?众人往往都畏惧的事物,人们也会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与众人有着一样的身体和感知。这种互相对比的风气从远古时期开始就是如此,似乎在后世也会没有尽头地延续下去。
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像是去参加丰盛的宴席,又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只有我淡泊明志,没有萌生欲望,反而像婴儿一样不会发出笑声,显得无知、疲惫、慵懒,就像流浪汉一样没有归宿。众人都为自己谋划,打算留下余财,只有我看似毫无智慧,经常穷苦潦倒。我有一颗愚笨之人才有的心啊!
断绝世俗之学,就不会有忧虑了。恭敬地应答与怠慢地回应,相差有多少呢?美好和丑恶,相差又有几许呢?老百姓所普遍畏惧的“道”,我也不可以不有所畏惧。治理天下的“道”就如同荒原大漠一般,是那么的寥远开阔、那么的无边无际!
世人都兴高采烈,如同参加丰盛的筵席,如同在暖暖的春日登高远眺;我却淡泊地独处在空旷的荒蛮之地,一切喜怒哀乐的念头都无有,就如同那天真无邪的婴儿,是那样的呆萌纯净!是那样的落落不群,好像无所依归啊!
世人都胸怀远大抱负,壮志豪情盈溢于心;而我却是那样的无欲无求,好像被世间遗忘一般。我真是愚笨之人啊!内心是那样的混混沌沌,对人情世故是那样的毫不开窍!
世人都是那样的光芒耀眼,竞相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唯独我却是那样的糊里糊涂,在人世间苟活着。世人都是那样的积极上进、明察秋毫;唯独我却是那样的若痴若愚、冥顽不灵。
我是那般的恬静安然,就如同湛深的大海一般,就如同那飘零的风儿一样,是那样的无所依归啊!
世人都是那样的试图有所作为,唯独我却是那样的粗鲁鄙陋、不谙世事。
我和世人是不一样的啊!但是我却非常看重循“道”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