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想法
《全脑教养法》帮助孩子整合“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改善人际关系,提

《全脑教养法》帮助孩子整合“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改善人际关系,提

作者: 大爽儿的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2-04-17 15:48 被阅读0次

    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及思维发展。

    虽然孩子会做很多让我们无法理解的事,但这也正是大脑发展的必经过程。如果父母能把握机会,正确引导,那么孩子大脑的各个部分就能得到健康发展和良好联结。

    昨天,7岁的儿子跟两个要好的同学去公园玩儿。3个小伙伴正玩儿的开心时,其中一个小朋友拿出了2根香蕉,若无其事的分了一根给儿子,自己留了一根,接着,两人全然不顾另外一个同学的感受,痛快的吃了起来。

    如果能理解有些孩子大脑中共情他人的神经通路不发达(无法理解他人的感受),需要培养,那么我们就不会单单的把孩子的行为看作自私,而会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建立共情神经通路。

          一、帮助孩子整合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1、通过共情,联结他人的内心。

    对于儿子和同学吃“独食”的行为,我首先给予了理解,与他们的内心进行联结。然后引导。

    “看得出你俩非常喜欢香蕉,拿到香蕉就迫不及待的吃起来啦。你俩可能没注意,小明正在看着你们吃香蕉呢,但他什么也没有,你们猜猜小明现在是什么感受?”

    我们既要让孩子保持独立的自我,又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是“我们”中的一份子。

    孩子想获得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学会在洞察自己以及他人内心的基础上,共情他人。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建立“我”与“我们”的联结。

    2、社会化大脑——为“我们”服务

    在我耐心的引导下,儿子和同学感受到小明内心的失落与渴望,最终每人分了1/3的香蕉给小明,三个人相视一笑开心的吃了起来。

    大脑是一个社会有机体,是为关系而生的。它本能地从社会环境中接收信号,再反过来影响个人的内在世界。

    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每个独立大脑的内部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大脑的功能不仅帮助我们整合自我,更能帮助我们整合与他人的关系。在保持独立性格的前提下,与他人进行联结,产生共鸣。

    因此,我们在帮助孩子整合左脑和右脑、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之时,同样需要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与家人、朋友、同学以及其他人之间的联系。通过理解人际关系中的大脑,我们能够发展孩子的第七感,让他们建立更深入、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3、思维反射镜—镜像神经元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看到别人喝水,自己也感到口渴;看到别人打哈欠,自己也情不自禁的打起了呵欠。

    研究表明,我们大脑中有一种神经元,叫镜像神经元。这个神经元就像一个思维反射镜,当你看到别人做动作的时候,你脑中同样的神经元也开始活动。

    当然,镜像神经元只对被感知到的作出反应。被感知到的是首先是可预测的,其次是有目的性的。

    镜像神经元不仅能反应他人的行为意图,还能反应他人的情绪状态。镜像神经元不仅能感觉他人下一步的行动,还能感知他人行动背后的情绪,这些神经元叫做海绵神经元。它们像海绵一样汲取我们在他人的行为、意图和情绪中看到的东西。我们并非简单地“镜面反射”他人,而是“浸入”他们的内在状态。

    镜像神经元

    由于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我们在周围世界中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尝到的东西不仅可以让我们反射出他人的行为意图,还能反射出他人的情绪状态,与其他人产生共鸣。

    你可以留意一下朋友聚会时的情况。当你接近一群正在说笑的人时,你自己也很可能堆满笑容或者笑出声来,尽管你并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或者当你感到紧张或有压力时,你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科学家们称这种现象为“情绪感染”。他人的内心状态,无论是快乐嬉闹还是悲伤害怕,都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心理状态。我们将他人吸纳入自己的内在世界。

    这么一来,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神经科学家要把大脑称为社会有机体了。大脑的功能就是第七感

    我们的生物本性就是处于关系之中,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彼此影响。

    经验重塑大脑。这意味着我们每一次与别人的讨论、争执、玩笑或拥抱,都切实地改变着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大脑。在与生命中的重要之人有过一次重要的谈话或者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之后,我们的大脑就不同了。

    由于没有人的大脑是与世隔绝独立运行的,我们全部的精神生活也源自我们的内部神经系统以及我们从他人身上接收到的外部信号。我们每一个人都注定要将独立的“我”融入他人,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3、创建积极的心理模式

    孩子经历的各种关系都为他将来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在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相处时,孩子发展出重要的人际技巧,比如沟通、倾听、理解面部表情、理解非语言信息、分享和牺牲。同时,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中,孩子也会发展出适应周围世界、处理人际关系的特定模式。他们将明白是否能够放心地让他人去了解和回应自己的需求,是否有足够的联结和保护,来支持自己走出去冒险。简言之,他们会明白人际关系给他们带来的是孤独、被忽视、焦虑和疑惑,还是被理解以及被安全地照顾。

    人际关系心理模式

    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中,孩子会发展出适应周围世界、处理人际关系的特定模式。如果父母能够向孩子表达牢固的、可预期的爱,积极回应他的需求,孩子的第七感就将得到发展,并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心理模式。

    4、为孩子创造人际体验

    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或者相约游玩,给孩子创造与他人联结的机会,锻炼孩子与他人联结的能力。

    对于内向的孩子,父母要多鼓励他们联结,通过一次次的锻炼加强大脑中与人交往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结。

    5、帮助孩子在关系中学会接纳

    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内在状态,而非封闭、反射式的状态。

    作者曾做过一个实验。当他重复念一个词数次,让听众注意自己的身体感觉。

    第一个词是“不”,作者用坚定和稍带严厉的声音重复念了7次,每次间隔2秒。然后稍作停顿,再用清晰而温柔的声音重复念7次“是”。

    之后,大部分人反馈,“不”字听起来压抑而愤怒,他们感觉自己被封闭和训斥了;相反,“是”字让他们感觉镇定、平静甚至轻松。你可以现在就闭上眼睛,自己试一试这个练习。注意在你或你的朋友数次说出“不”和“是”时你身体的反应。

    这两种不同的反应表明了“反射式”心态和“接纳式”心态的区别。当神经系统进入反射模式时,实际上是一种“战斗——逃跑——僵住”的反应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几乎不可能以一种开放和关爱的方式与另一个人联结。

    “反射式”和“接纳式”心态

    当我们进入反射模式时,我们几乎不可能以开放和关爱的姿态去与其他人联结;而当我们处于接纳状态时,我们会积极地与他人建立联结,并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感觉到安全感和存在感。

    6、父母如何整合自己?

    反思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能够持续、稳定地了解和敏锐地回应孩子的情绪和需要,那么无论是在社交、情绪、身体还是学术上,孩子的生活都将更加繁盛。

    反思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们的叙事方式决定了我们对过去的感受、我们对人们(比如父母)行为方式的理解以及我们对那些影响了我们成长的事件的认识。如果我们的生命叙事清晰连贯,我们就能明白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以及过去如何塑造了我们。

    未经审视和理解的生命叙事会限制当下的我们,也可能导致我们用一种反射式的方式来养育子女,并且把这些早年伤害过我们的沉痛遗产传给我们的孩子。

    二、帮助孩子整合“自我与他人”的两个方法:

    1、亲子互动,让家庭充满幸福感。

    父母除了管束孩子之外,还要多跟孩子以游戏的方式互动。

    ①“玩耍教育”是让孩子提升人际能力、鼓励他们与他人联结的好办法。因为玩耍会带给他们与人相处的积极体验,而这个他人就是他们相处得最多的人:父母。

    当然,应该为孩子设立规则和边界,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在你保持自己威信的同时,不要忘记跟他们愉快地玩耍。做游戏、讲笑话、搞怪、关注他们关心的事情……他们越是享受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光,就越是看重人际关系,也越会对未来的人际关系抱有积极健康的期待。

    原因很简单。当你们一家人在一起时,孩子享受到的每一次快乐、愉悦的亲子时光,都对他们与他人相亲相爱是一种正面强化。其中一个原因与大脑中分泌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有关。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递介质,它能够加强脑细胞之间的沟通。当愉快的事情发生时,脑细胞会接收到所谓的“多巴胺喷涌”,促使你想要再次体验这种快感。并且让他们知道:人际关系是积极的、有回应的、充实的。所以,大胆尝试吧,比如就在今天吃完晚餐后大声宣布:“所有人一起把盘子送回厨房,然后带上一条毯子到客厅集合。今晚我们要在碉堡里吃棒冰!”

    ②即兴游戏,培养孩子的接纳性。这种游戏的基本概念跟即兴喜剧差不多,表演者必须采纳现场观众提出的建议,把这些随意的主意用有趣的方式融合进表演中,还得言之成理。

    如果你和孩子喜欢表演,你们可以一起实地践行这种即兴表演。

    这项活动还有一些简单的版本,比如故事接龙或词语接龙

    玩乐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兄弟姐妹之间。最近的研究发现,预测成年时期手足情谊的最佳手段是看孩子们在幼年时一起玩耍的程度。如果你想在你的孩子们之间发展亲密长久的关系,参考一下这个数学公式:他们一起享受的欢乐应该多于他们经历的冲突。

    你永远也不可能让冲突为零,手足之间总会争吵,这很正常。但是如果你能增强公式的另一边,为他们创造大量制造积极情绪和回忆的机会,你就能在他们之间创造强大的联系,这种牢不可破的关系很可能持续一生。只要想方设法让你的孩子们在一起玩得开心,加强他们之间联结的纽带,无论你做什么都行——全家骑车出游、玩桌面游戏、一起做饼干、一起用水枪对付妈妈……

    避免命令和要求孩子 共情的沟通方式

    2、共情: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与人相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的。如果我们能教给孩子用第七感的技巧化解冲突,那孩子就能有好的人际关系。

    帮助孩子发展大脑第七感觉的3个技巧:

    ①他人视角看待问题,理解他人的立场

    如果孩子向你抱怨同学给他起外号,这时候首先要与孩子的感受进行联结,让他注意到你在意他的感受然后再做引导。

    可以问问孩子:“看得出,你对同学给你起外号的事儿感到很反感。你觉得同学为什么要这麽叫你呢?”

    这样,就会培养孩子的共情心理,调动上层脑和右脑,去理解他人的行为。

    ②言外之意:教孩子理解非语言信息,真正听懂他人

    非语言信息表达的内容有时候比话语还要丰富,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运用他们的右脑,更好地理解他人表达的东西,即便他们根本没张口。孩子的镜像神经系统已经够正常运作了,因此我们能帮上忙的,其实是把他们镜像神经系统之间正在交流的内容外显化。

    ③修复关系:教孩子在冲突之后

    对于孩子之间的冲突,有时,一个简单的道歉就修复了关系。但在某些情况下,孩子可能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直接的行动,比如把弄坏的玩具修好或者换一个新的,或者帮忙做一些重建工作。也可以采取一些温暖的、比较保险的举动,比如为这个人画一幅画、做一件善意的事,或者写一封道歉信。重点是你要帮助孩子用行动表现出爱和悔悟,表明他们考虑到了他人的感情,并且希望找到办法来修复关系中的裂痕。

    父母还可以问孩子这个问题:“如果是你心爱的东西坏了,什么能让你好受一些?”每一次努力关心他人感受的行动都能在大脑的人际关系通路中创造更稳固的联结。

    第七感是社交商和情商的基础,它让孩子了解世界是由关系组成的,他们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中,感受很重要,而联结是回报、意义和欢乐的源泉。

    整合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忽略孩子的感受 了解自己及他人的内心 整合自我与他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脑教养法》帮助孩子整合“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改善人际关系,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eh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