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的你》读后感
以前,开车时经常会走错方向,不是因为迷路,而是不知不觉开到了另一个地方,比如想去婆婆家,却不小心开到了孩子学校;想去接孩子,却不小心开回了家;或者,开着开着,突然忘了自己本打算要开到哪里……
这种情况可以简称为迷糊,可深入想一想当时的状态,都是沉浸在各种“极其丰富多彩”的念头中,过于沉浸,以至于竟忘了目的地。这就是穿越到过去或未来、没有“活在当下”的结果。
对于人生,也是如此,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现在,这里”的状态,让自己的心回到“这里,现在”,感觉到自己“存在”,在日常外在的动作中保持心的不动,做到这样,我们才会在人生路上不忘自己的目的地,不会不知不觉间迷失方向。“不动”“不为”不是所谓的“破罐子破摔”,而是放弃过度的念头,放弃过度的欲望,放弃对结果的期待,只是在看穿这迷幻的世间之后,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已,身动心不动,甚至,去掉一切概念、评判,没有什么角色,万物一体且平等。
第一遍看这本书,是由不太懂到好像懂的过程,第二遍看这本书,竟是欲罢不能的状态,那种看书时豁然开朗的快乐妙不可言。我都惊讶自己的感觉怎么会是这样。看着作者从不同的方面跟我解释“空”,从各个层面让我了解“空”的感受以及方法。那些瞬间,知道自己“存在”,生的相对是死,不是生命,而绝对的生命中包含着相对的生死,“相对、绝对”是一体两面,我们存在在这样既是相对又是绝对的世界中,在绝对中,我知道这个世界是“空”的,没有固定的永恒的自性,万物都相同,没有概念,没有评判,没有喜好,我们可以像花朵一样只是存在着,我们和花朵没有区别。在相对中,万物确实是因果相连,这张复杂万分因果网是我们人类这种局限的眼界无法揣度的,我们也不需要去揣度,只需要相信就好,然后,按照这因果规律管理好自己的“身口意”,及时忏悔,并修正自己的行为。理解了“绝对”,就体会到万物平等,自然就少了傲慢,多了谦卑,少了漠视,多了慈悲;理解了“相对”,自会因为“畏因”而谨慎自己的言行和心。在这样状态下,生活的不顺会变成顺,甚至,没有顺或不顺,只是存在。这种状态,我不再纠结,不再记恨,不再悔恨,不再恐惧……不得不感慨,那种感觉很舒畅。
当然,由于人有异常强大的习性,不自觉的就会回到之前念头世界中,比如我现在见了领导,还是紧张,孩子作业错太多,还是生气,赶时间时还是着急……但是,我可以提醒自己,回到这个瞬间,回到“这里,现在”,感受自己的感受,慢慢的,紧张、生气、着急会少一些,如果还是紧张、生气、着急呢?还是不能忍受呢?那就接受自己的状态吧,接受自己的不能忍受吧。放弃与生命的对抗,与生命和解、共振。
网友评论